“软封城”第一天 狮城有些地方人烟罕至,有些却热闹依旧

2020年04月08日   •   3万次阅读

禁止闭令影响下,格外安静的道路。(路透社)

作者 陈姿潓

新加坡正式推行代号“断路器”(circuit breaker)的“软封城”禁闭令推行的第一天,要求民众在接下来一个月尽量留在家中,没有重要的事就避免出门,以便有效阻断2019冠状病毒的扩散。

红蚂蚁自然是乖乖待在自己的蚁窝里工作。往窗外看出去,发现街上的人群确实比起往常要稀少,就连平时车水马龙发出的噪音也减低了不少,耳朵有种如释重负的清净。

平日出勤率最高,人群最为密集的地铁站和巴士站,在今天都缓和下来,人烟稀少。

(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

高峰期的地铁车厢内人群也是明显少了很多,绝大部分的民众都有听从劝告,外出时佩戴口罩。

(互联网)

网民Choo Teo也在面簿上分享一张高峰时期的东北线地铁站内的照片,在往常的情况下应该人满为患,不过现在受禁闭令影响,竟空无一人。

(Choo Teo面簿)

(海峡时报) 再看看本地的中央商业区,今天也不再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交通川流不息,反而呈现出难得一见的静谧美。

(联合早报)

(Kashmira Kasmuri)

格外安静的莱佛士坊地区。(海峡时报)

市中心的桥南路。(蚁粉提供)

(蚁粉提供)

高楼大厦之间夹杂着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仿佛一幅静态的画。

禁闭令实施的第一天,原本繁忙的城市忽然沉寂了下来,展现出另外一番美貌,原来安静的市中心也可以如此有魅力。

(联合早报)

平常民众和游客络绎不绝的老巴刹周围,如今不见人影,意味着部分民众都积极响应禁闭令,“禁足”在家中。

不少热门景点昔日总是人满为患,压根儿拍不到一张没有陌生人的照片。但在禁闭令之下,这些打卡胜地倏然空荡无人,了无生气。

鱼尾狮公园。(联合早报)

从2月中旬就游客稀少的新加坡环球影城,今起关闭一个月至5月4日。(Vivien Goh面簿)

静悄悄的滨海湾金沙外的走道。(Kashmira Kasmuri)

少了游客踪影的螺旋桥。(Kashmira Kasmuri)

为避免人群聚集,全岛投注站暂停营业,夺走了部分民众的小乐趣。

(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

至于餐饮场所,虽然依旧照常营业,但是民众必须将食物外带回家享用,以减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有不少餐饮业商家将店内的椅子全部收起,让民众“迫不得已”的将食物外带回家,小贩中心也不得不出此“下策”。

新加坡人是出了名的美食家,没想到在这个非常时期,原本该待在家的民众还是抑制不住体内的“吃货之魂”,统统聚集到了小贩中心。

这群燃烧起“吃货之魂”的民众不知道是不是害怕之后没办法品尝到小贩中心的美食,还是没有在家烹煮食物的习惯,一再以行动验证了本地的小贩中心魅力不可小觑的事实。

明地迷亚小贩中心一早就出现很多人来打包早餐。(何盈摄)

人们排队打包时,并没有刻意遵守安全距离规定。(何盈摄)

从读者所提供的照片可看出,并非所有民众在排队购买食物时都有注意安全距离,但值得称赞的是场面依旧是井然有序的,所有人都愿意耐心等待。

马林台(Marine Terrance)小贩中心人流大大减少。(海峡时报)

位于四美的一家咖啡店椅子被“没收”。(海峡时报)

禁闭令能否有效?

今天开始实施的禁闭令严格上并不是“禁止出行令”。政府不希望剥夺民众自由出行的权利,而是希望能在大大减少人们外出的同时,尽最大的可能让人民的日常生活能够正常继续。

对部分民众来说,由于禁闭令的“灰色地带”有点宽,不禁让他们开始质疑禁闭令对控制疫情扩散的有效程度。

有不少网民纷纷上面簿吐槽,称自己的邻里依旧生气蓬勃、大家都精力充足,街道上根本不像其他人所说的“闭着眼睛走几步也撞不到人”那样的清净无人。

(Janice Lua Meifong面簿)

(Miran Tay面簿)

更有网民指出,邻里的湿巴刹人头攒动,根本没有人在遵守安全距离,而一些小贩中心因为椅子是固定在原地,无法收回,所以还是有不少人直接在小贩中心内进餐。

裕廊西52街第505座巴刹今早“人山人海”,不少公众都没有遵守安全距离,一些民众买完菜后还留在那里聊天。(联合晚报受访者提供)

(Kai Hui面簿)

(Chazel Davine面簿)

李显龙总理上周五曾说过,禁闭令的用意在于通过减少外出及与他人接触的次数,发挥“断路器”的作用切断疫情在本地的扩散,让疫情再次恢复到极为可控的阶段,最好能有个了结。

然而,民众如果在这一个月之间依旧不愿配合,四处“趴趴走”,就完全违背了禁闭令的初衷,会让这段难熬的时间越拖越长。 禁闭令并非假期,不是让民众到处游玩的机会,而是在关键时期不得不实施的一种非常手段,一个人不配合将会让很多人受拖累。除非有必要,还是尽量不外出为妙。

若大家都严格遵守禁闭令,这一个月结束后,或许就能见到雨过天晴之后的彩虹。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