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遏制疫情蔓延,新加坡衛生部宣布,加強邊境管控,嚴防輸入型病例。
自3月23日晚23點59分起,外國短期訪客將不被允許入境或在新加坡轉機。
此外,在長期居留許可證件持有者中,只有醫護、運輸業的從業者和其家屬可以入境。

(圖片來源網絡)
此前,除少數國家外,來自國外的短期訪客允許入境新加坡,但到訪新加坡後被要求居家隔離14天。
而2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報的一起典型案例:一家6口從英國抵京確診4人包括1名1歲女童,就是從新加坡轉機的。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患病是怎麼逃過英國機場的檢測,還在新加坡轉機?

(圖片來源網絡)
回顧這一家6口十幾天來的行蹤以及狀況,我們或許還應該看到他們想要活下去的那份渴望:
3月7日到3月15日,他們一家在英國居住生活;
3月13日,1歲孩童於某某出現了流鼻涕、咳嗽等症狀;
3月16日,一家人乘坐新加坡航空SQ317航班從英國出發,經新加坡轉乘SQ802航班飛往北京;
3月17日,在海關入境檢疫中,祖母、母親出現發熱症狀;
3月18日,患兒隨同家長一起被送進北京小湯山醫院;
3月20日,患兒於某某的標本檢測新冠肺炎病毒核酸為陽性;
3月21日,1歲的於某某被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嚴重程度為輕型,截止當天一家6口已經有4人確診,目前均在隔離治療;

(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媒體梳理,新加坡新冠疫情到目前已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月23日到2月4日)為境外輸入;
第二階段(從2月5日到3月11日左右)為本地傳播;第三階段(從3月11日左右至今)為第二波境外輸入,
主要是歐美、東南亞多國疫情惡化帶來的輸入病例。
馬來西亞發布「封國」令後,大量人員開始在兩國邊境聚集想趕在禁令前進入新加坡。
新加坡跨部門工作小組負責人黃循財表示,
新加坡採取「封國」措施的主要原因是要節省資源,把現有的資源提供給回國的新加坡人使用。
從最早的個例檢查到如今的「封國」,都是新加坡政府根據國內外情況綜合分析而迅速採取的反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