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作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一直致力於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士在新加坡配置資產,設立信託架構和辦公室,以達到合理規劃稅務,債務隔離風險的目的。例如海底撈張勇和他的妻子舒萍,就分別在新加坡設立了自己的家族信託;英國戴森家族不僅舉家遷至新加坡,還將公司總部設立在新加坡。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

英國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
這些富豪都喜歡把家族辦公室設在新加坡,除了因為這裡的生活水平很高,也因為這裡稅種少、稅制單一、稅率低,同時與許多國家都簽訂了避免雙重稅收協定,還有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新加坡稅制簡介

新加坡按照屬地原則徵稅,全國實行統一的稅收制度。任何公司和個人在新加坡發生或來源於新加坡的收入,或在新加坡取得的收入,都屬於新加坡的應稅收入,須在新加坡納稅。也就是說,即使是發生或來源於新加坡之外的收入,只要是在新加坡取得,就需要在新加坡納稅(有稅務豁免的除外,如股息、分公司利潤、服務收入等)。

新加坡稅收政策的根本宗旨是保持稅率對企業和個人都具有競爭力。保持企業稅率的競爭力將有助於新加坡繼續吸引外資。新加坡政府主要的財政來源是稅收收入,因此稅收政策是新加坡財政政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政府將稅收財政收入用於促進實現經濟及社會發展目標。

新加坡現行主要稅種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消費稅、房產稅、印花稅等。此外,還有關稅、博彩稅以及對引進外國勞工的新加坡公司徵收的勞工稅。

在徵稅方面,新加坡稅務局對納稅人以直接評稅方式徵稅,對向非居民納稅人支付款項的納稅人徵收預提所得稅。對於不能直接評稅且支付稅款的非居民納稅人,無論其代理人是否收到收入,稅務局都可以按其代理人的名義對其進行評估並徵收稅款。新加坡稅務局有權指定非居民納稅人的代理人,並使其代理人對非居民企業或個人的納稅義務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