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國內共享單車行業正急速擴張,摩拜和ofo將市場拓展到海外,包括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
而如今共享單車的泡沫破滅,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供過於求的廢棄單車在回收站和倉庫內堆積如山,「單車墳場」也同樣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蔓延。

福建廈門的一處共享單車墳場
「在新加坡,這些自行車變得一文不值,但在緬甸,他們卻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這句話源自緬甸企業家丹頓溫,他同樣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校友。

丹頓溫
上個世紀的緬甸教育相對落後。1994年,8歲的丹頓溫被母親送來新加坡留學,2008年畢業於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2011年緬甸政治與經濟改革大開放,2012年丹頓溫選擇回緬甸創業。他雖身在網際網路行業,卻對社會問題、慈善事業熱切關注,想通過自己的行動回饋國家。
丹頓溫發現,雖然如今緬甸的教育是免費的,但孩子們上學依舊困難重重,其中很大一個問題是上學的距離。作為一個傳統的農耕社會,人們普遍居住在自己家的農田旁,而學校的規模越大,就越集中,離家越遠,孩子常常要走一兩個小時去上學。

緬甸學生走路上學
可55%的孩子生活中貧困中,連一台二手自行車都買不起。於是,不想走路,就會面臨輟學。農村的家長也想法簡單,不上學就可以在家耕田。如此一來,緬甸的輟學率始終居於東南亞第一位,平均每五個孩子就有一個孩子輟學。
丹頓溫一直想給孩子們一台單車,而在緬甸購買單車價格昂貴,是剛創業的他承受不起的。而今年2月,ofo和Mobike破產造成的大量單車剩餘給了他這個機會。

公益項目Lesswalk
今年3月,丹頓溫發起了「Lesswalk」活動,旨在解決緬甸農村貧困生上學路途遙遠的問題,並在Facebook上發帖求購一萬輛單車。很快,海外為ofo投放單車的物流公司聯繫了他,並將全新的單車以低價賣給了丹頓溫。

丹頓溫的Facebook帖
收到單車後,丹頓溫還給每輛車加了一個后座,這樣一個車可以載兩個學生。共享單車使用的是實心輪胎,而實心輪胎是很難在維修攤買到的。於是,他們研究出用充氣輪胎替換實心輪胎的方法,並將過程做成說明書發放給學生,這樣一個單車的使用壽命可延長至七八年甚至十年。

給單車安裝后座

充氣輪胎代替實心輪胎實驗
一萬輛單車對於100萬已輟學的孩子來說是杯水車薪,所以他的幫助目標定為貧困中最貧困的學生:第一,每天需要步行兩個小時以上的學生;第二,家裡沒有任何的代步工具;第三,優先孤兒還有單親家庭作為主要捐贈對象。無論運輸過程多麼困難,他都保證只要符合條件就一定送到。

學生在單車旁嬉笑
一台單車意味著什麼?一個孩子得到單車後一天可節省1.5個小時,60%的學生會載一個同伴,一台單車一年至少可以為學生剩下400小時。而省下的時間意味著什麼?輟學率降低,孩子們考上更好的學府,找到好工作,收入提高,遠離貧窮。
此外,對地球環境來說,每重新使用一台單車,就可以省下14.1公斤的鋼,還有2.75公斤的橡膠。
丹頓溫表示,目前他只能買一萬台,因為他是個創業者,他的金錢和時間都有限。但他希望,未來五年可以把規模做到十萬台。而僅僅依靠他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活動開啟後,許多國家的機構開始聯繫他,單車也從購買轉變為捐贈。

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捐贈
丹頓溫做慈善的核心在於重新利用、重新分配,把第一世界過剩的資源和產品,重新分配到更有需要的第三世界的貧困國家。所以記得,每當我們隨意丟棄垃圾前,我們手中的垃圾,也許是別人的寶貝。
將有限的資源用在無限的大愛中,才能夠物盡其用,避免浪費,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溫暖著世界,共享小黃車的終點不是廢棄,而是圓了孩子們的求學夢,這是難能可貴的。

丹頓溫和獲贈單車的學生在仰光郊區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