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航空1972年成立以來,首次報全年虧損,虧損金額達2.12億新幣。
航空公司虧錢的同時,機場承受的虧損更大,樟宜機場是其中之一:
5月12日,樟宜機場宣布,暫停4號航站樓的運營,直到在該航站樓恢復足夠數量的航班為止。而早在4月,樟宜就已宣布將2號航站樓的運營暫停18個月。
這場疫情,無疑已讓機場樞紐不堪重負……
01.不可削減的維護費
大多數機場的盈利,靠的是商業航空公司的客運航班。這些航班需要用到機場的設施,自然要給機場付錢。
疫情期間,各個航空的航班銳減,航空公司等合作夥伴分別在租金,停機費和其他費用方面享受到折扣或減免。
此外,機場另一資金來源——旅客消費。機場內每家駐場商店賣出一樣商品或服務,都要分給機場方一部分所得金額。而旅客減少後,機場內零售店也紛紛閉店。這部分收入也銳減。

但機場仍然需要為基礎設施的維護支出固定的費用。儘管新加坡政府可能會在短期內分擔機場的成本負擔,但依靠政府補貼畢竟不是機場生存的長久之計……
未來,對於新加坡和杜拜等機場樞紐來說,將充滿挑戰,因為航空旅行業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客運量。
02.
老年人和商務旅客銳減
首先,儘管年輕人是出遊最多的人,但熱愛休閒度假的老年人或退休的人也占旅客人數中相當大的比例。
不管這次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如何,人們都有一個共識,即老年人感染該病毒,會更加危險;而這將極大地減少老年人休閒旅行的需求。
疫情期間,許多國家實行封鎖,許多企業和員工可能已經意識到,儘管視頻會議等方案無法完全替代商務出差旅行帶來的面對面互動,但它們卻的現金成本卻實打實低了很多。此次疫情後,很大一部分商務旅行或許將永久被視頻會議代替。
此外,由於企業盈利減少,商務旅行作為一項可自行支配的費用,也有極大可能被削減。
03.
航空公司新政策
儘管現在針對後疫情時期的旅行監管政策尚不明確。但大部分航空公司,或許將減少機艙內載客量,以保證乘客間的安全距離。
而這很可能導致機票價格上漲,進而抑制航空旅行的需求。

今年新加坡樟宜機場再次揚威國際,連續第八年榮登「世界最佳機場」榜首。然而,等待它的未來卻充滿了不確定……
樟宜機場集團總裁李紹賢說,今年對樟宜機場來說是極具挑戰的一年,不過團隊在這期間會竭盡所能保護搭客、訪客和機場員工的健康,也期待局勢會儘快改善。
我們共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