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7日訊)病毒阻斷措施期間都留在家裡,25歲南大生突然出現冠狀病毒症狀,先是輕微發燒、咳嗽、流鼻涕,然後失去味覺,心感不妙立刻去檢查,結果隔天確診患上冠病,立即被送入院,從住進醫院到社區護理設施,至今已26天,感染源頭仍不明。
染上冠病的是南洋理工大學商學系大三生許先生(25歲),他在接受訪問時說,自從阻斷措施在上個月7日實施後,他與父母及妹妹,一家四口足不出戶,在位於裕廊的住家,居家辦公和網上學習。
由於阻斷措施前,他平日就只往返住家和學校,偶爾到小販中心打包,至今讓仍追蹤不到感染源頭。

新加坡博覽中心的社區護理設施里的單人房。(檔案照)
他也沒有出國,平時就只往返校園,周末時和媽媽到超市購買日常用品,如今周圍只有他一人染病,納悶到底是從哪裡感染到的病毒。
他說,4月11日當天,他開始出現輕微感冒症狀,起初喉嚨開始發癢並咳嗽,以為是喝不夠水,不以為意。但到了晚上卻出現低燒和流鼻涕症狀。
隔天,他發現自己漸漸失去味覺,並在吃晚餐時發現平時的佳肴,不論是菜或湯,味道都很淡,甚至幾乎沒味道。
他隨即想起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則報道,稱失去味覺是其中一個冠病症狀。
他心感到不妙,13日早上立刻前往診所就醫,並進行鼻腔拭子檢測(swab test)。
豈料隔天,也就是14日,他接到衛生部的電話,告知他的鼻腔拭子檢測呈陽性反應,必須被送去醫院進行治療。
許先生表示,從入住醫院至今,已過26天,他進行多次的鼻腔拭子檢測依然呈陽性,也還未找到感染源頭。

每一餐都有3種選擇,分別為素食、印度料理或中式料理,搭配水果及飲料,營養均衡。(受訪者提供)

南大生許先生說,當局也有提供麵包和薯片讓他們解饞。(受訪者提供)
隔離期間 網上上課
南大生在新加坡博覽中心接受隔離,形容社區護理設施讓他感覺好像重回當兵的日子。
許先生抵達新加坡博覽中心的社區護理設施,有單獨的隔間。
每天早上7點後亮燈,晚上11點準時熄燈,一天三餐定時到櫃檯排隊領取餐盒,這種非常有規律的生活作息讓他頓時感覺回到了當兵時期的軍營生活。
許先生表示,每一餐都有三種選擇,分別為素食、印度料理或中式料理,也有提供麵包和薯片解饞。
在阻斷措施期間,大學已把課程改到網上教學,這期間都在房間內上網課,學業並不受影響。
他也在閒暇時間也會上網追劇。
家人居家隔離14天 幸好都呈陰性
確診後最擔心父母及妹妹被他感染,直到家人過了14天的居家隔離,安然無恙,南大生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許先生說,為了讓母親放心,他每晚都會準時的通過視訊向媽媽報平安。
他染上冠病後,家人必須居家隔離14天,並進行鼻腔拭子檢測,幸好都呈陰性,顯示他們沒有染病,他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