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添娣:「我們兩家是老鄰居,我過去十多年幫他(病患)調理腸胃問題。他母親覺得病情照顧得穩定,搬家時苦苦哀求我繼續提供治療。」
(新加坡7日訊)不望、不聞、不切,女中醫被指「遠程會診」,只通過電話就開處方治病,遭吊銷執照。女中醫喊冤表示,體恤病患母親,才答應寄藥。
根據中醫管理委員會的文告,註冊中醫師胡添娣(60歲)於紅山巷第84座組屋底層的永濟堂參茸藥行行醫,因未對病患進行適當的臨床檢查及評估下開處方治療,被中醫管理委員會弔銷執照2個月,並罰款5000元(1萬5000令吉)。
胡添娣:「我們兩家是老鄰居,我過去十多年幫他(病患)調理腸胃問題。他母親覺得病情照顧得穩定,搬家時苦苦哀求我繼續提供治療。」
管委會在2017年3月22日,收到病患妹妹的投訴,指胡添娣為弱智的哥哥治療消化不良和腸道問題已超過三年,但一直沒有面診。根據醫療記錄,胡添娣最後一次見到患者是在2014年8月24日。
據了解,胡添娣只是每周與病患母親通過電話,了解病人的健康狀況,用來判斷病情做調整,繼續給患者開中藥處方,將中藥寄到患者家中。
治療過程中,胡添娣沒有準確地做醫療記錄,導致其他中醫或醫生接管患者時,無法充分了解患者的情況。
記者找到胡添娣,她受訪時表示,她行醫38年,原本和病患一家是甘榜的老鄰居。她表示,病患經常亂吃東西,她為對方看病已十多年。
「她們一家人搬走後,病患媽媽哀求,希望我繼續配藥。我看著可憐,才心軟答應。」
胡添娣稱,對方之前曾到診所看病,後來因病患媽媽的嚴重彎腰駝背,因此要求每周四之前寄藥到家裡。
「我曾提議去家裡看病,但對方稱兒子的病情穩定,因此不需要。」
胡添娣委屈表示,她根本不是為了錢,好心幫忙,結果反被對方投訴。
不符合中醫師道德標準
調查委員發現,胡添娣的行為並不符合中醫師道德標準與道德指導原則,但考慮胡添娣是初犯,也承認錯誤,並且是應患者母親的要求及批准而進行的遠程諮詢,以及她在中醫治療的過程中沒有對患者造成傷害,才決定吊銷執照2個月,罰款5000元。管委會也譴責她的的行為,指示她支付調查的開支。
中醫管理委員會強調,遠程會診存在潛在安全風險,尤其對於有特殊需要的患者,他們可能無法向其照顧者準確地傳達他們的醫療症狀或健康狀況。管委會指面診是為中醫師準確的診斷患者,安全接受治療。
另外,中醫管委會也指出,胡添娣知道患者有乙狀結腸扭轉的病史,可能復發並導致腸梗阻,但她沒有做任何必要和及時的檢查,以確定患者的健康狀況,從而使患者面臨重大風險和潛在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