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本地青少年將獲得更多支持和資源來加強他們的心理健康意識。這就包括未來兩年在小學、中學和高中推出的心理健康課程。課程的目的是教導學生建立心理韌性,以更有效地應付壓力。
教育部長陳振聲昨天為一本心理健康電子書主持推介時表示,網絡霸凌、來自社交媒體的壓力,以及青年對個人形象的扭曲看法,是數碼時代年輕人面臨的一些挑戰。而冠病大流行以及新變種毒株的出現,也讓年輕人感到焦慮。因此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圖片來源網絡)
陳振聲說:「自今年9月起,所有學校在新學期開始時,都特地安排了一些時間,讓教師檢查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校也為教師提供了實用的教學資源和工具來檢查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
陳振聲說同輩的相互扶持也很重要。而本地所有學校也都建立了同輩支援的機制。「我們將繼續擴大接觸並深化這些由同輩領導的自助能力。這種由同輩倡導的計劃能發揮很大的力量。我們要繼續鼓勵我們的年輕人共創可以支持心理健康的生態環境。」
陳振聲也呼籲學校的家長支援團體,幫助有需要的家長。25個家長組織正通過分享會等方式推動互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