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KTV重新開業遙遙無期,貿工部指出,密閉空間沒戴口罩病毒傳播風險高,新加坡娛樂聯盟秘書鍾尚鴻則透露,雖然能理解,但原有的約20家業者目前僅剩8家苦撐。
隨著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3天前公布5大簡化安全措施,不少原有限制得以鬆緩,許多行業得以恢復正常。不過財政部長黃循財在記者會上指出,現階段一些被視為風險較高的活動,包括唱歌、夜間娛樂以及餐飲業,仍會受限於原有條例。
鍾尚鴻受訪時指出,兩年疫情對一直無法開業的業者打擊很大,原本一度有望復業的卡拉OK試點計劃受上一波病毒影響拖延至今也已經快一年了。
雖有業者嘗試轉型,但由於投注資本不少,每月又有租金的壓力,疫情前原有的約20家家庭式卡拉OK業者,許多都已陸續倒閉,如今僅剩8家苦撐,其中一家還剛收到業主要求搬遷的通知。
貿工部回復《新明日報》詢問時指出,一些例如唱卡拉OK的活動,由於涉及長時間沒戴口罩在封閉空間裡互動,因此具有很高的病毒傳播風險。
發言人說,即使重新開放了經濟,也有必要在過程中確保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得到保障。
貿工部指出,將會繼續監督情況,以在安全下,朝進一步開放商業活動的方向努力,當中包括卡拉OK行業。

Major 99家庭卡拉OK娛樂中心疫情下嘗試轉型為餐飲業,為配合當局條例桌椅擺放均保持安全距離。(受訪者提供)
轉型餐飲場所
無法通過檢視
家庭式KTV業者Sing My Song Karaoke老闆裴春清(49歲)受訪時說,在疫情下原本轉型成餐飲場所,但豈料在去年7月暴發夜間場所的感染群後就一直無法通過檢視,店面也從當時就開始沒有營業。
「我申請做回餐飲,相關部門說我需要把廂房門全都上鎖。我建議將廂房門全拆掉,但還是不獲批准。我之後申請像其他家庭式KTV業者一樣放映電影也不獲准。我實在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議員曾兩次替我寫信詢問都被回拒。」
他說,由於店面一直關閉,無法負擔每個月3萬5000元(約11萬令)的租金,在無法營業半年後,上個月收到業主律師函而決定搬離。
「之前業主確實有依循政府宣布,給我們租金上的減免。但我們一直被令關閉,是長久的問題,業主卻每個月要求全額租金,讓我們很難維持。由於和業主談不妥,我只好先搬走,再來打算是否要繼續家庭式KTV的生意。」
裴春清無奈說,他們從事的是正當生意,卻因為10%的人犯錯,90%的業者需要跟著買單。之前要轉型時,當局要求業者安裝電眼,他整個店面裝了57個,現在只希望能儘快恢復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