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外部環境越來越複雜和不穩定,新加坡須捍衛自己的利益和立場,防範不良外國勢力干預。在收到任何信息時,應先弄清楚事實,不要「照單全收」,也不要輕易轉發給朋友,才能夠保障國家的主權和獨立。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李顯龍上周日發表年度國慶群眾大會演說時說,我們經常從WhatsApp、Telegram、面子書、微信等社交媒體,獲得各種信息,可能以為這些信息都真實可信,但一些信息別有用意,想影響我們的立場,甚至破壞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他以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與中美在台灣問題的摩擦為例說,人們從手機接收到的中英文信息,不少顯然是要激起一種強烈的反美情緒,一些則是要抹黑俄羅斯和中國,想影響我們的立場,要新加坡和西方站在一起。
「收到任何信息時因此必須有所警惕,想想信息從哪裡來,有何用意,是否真的要轉發給朋友?」
李顯龍指出,新加坡向來反對強權就是公理。俄烏戰爭爆發的時候,新加坡就明確表態譴責俄羅斯,還對它採取了針對性的制裁。
根據彭博社,新加坡是唯一一個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莫斯科實施制裁的東南亞國家。
不選邊站捍衛根本原則
他說,我們不是選邊站,既不親美,也不是要和俄羅斯作對,而是必須採取堅定立場,捍衛根本原則,不能含糊。
李顯龍解釋,無論國家大小,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都很重要,尤其是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因為這關係到國家的生存。
「在烏克蘭問題上,如果我們不堅持立場,不明確表態,萬一有一天新加坡面對侵略,國際上就不會有人為我們說話。」
李顯龍感到慶幸的是,多數國人都支持政府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包括常用華文社交媒體的華社人士。
可要求業者阻敵意訊息傳播
彭博社報導,隨著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新加坡呼籲美國和中國避免可能對該地區較小國家造成破壞性衝突。作為一個依賴貿易的城市國家,新加坡允許美國使用軍事設施來支持美國在亞洲的強大存在,同時將中國視為其最大的貿易夥伴。
新加坡政府長期以來一直表示,新加坡特別容易受到假新聞和外來敵意訊息宣傳的影響,因為它是一個擁有多個民族國際人口的金融中心,享有廣泛的網際網路接入。
新加坡國會去年10月通過旨在防止外國干預國內政治的《防止外來干預法》,部分條文於今年7月7日生效,專門涵蓋外來敵意訊息宣傳活動。當局有權要求社群媒體等業者協助調查外來敵意訊息宣傳,阻擋這類訊息繼續傳播。這些敵意訊息宣傳包括利用假帳號煽動他人,或利用機器人程式傳播某些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