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令放寬首日公眾仍與口罩為伍 對徹底不戴各有打算

雖然政府解除室內戴口罩的規定,但多數公眾已養成習慣繼續戴著,甚至對沒戴口罩感到更彆扭。被問及考慮何時才徹底不戴口罩時,受訪公眾分享了自己的「時間表」,從一個月適應期到等待病毒完全消失不等。
公眾周一(29日)起室內可以不戴口罩,但在醫療場所和公共運輸工具上仍需戴口罩。
逾九成公眾仍戴口罩
記者昨天(29日)在唐城坊觀察到,只有寥寥幾人在商場內沒戴口罩,超過九成的公眾依然戴著口罩。所有受訪公眾都發現,口罩令放寬首日,戴的人遠超過沒戴的人。
退休人士吳先生說,今早出門後只看到兩名洋人和他一樣沒戴口罩。
「雖然大家都戴口罩,我沒有戴口罩的壓力。但只是三個人(沒戴口罩),其他都是有戴口罩,我覺得很奇怪啦。人家看到我好像(看到)洋人。」
吳先生也指出,比起戴不戴口罩,正確地戴好口罩更值得關注。
「這個大流行現在已經變成地方性流行病,那麼你戴了口罩,有戴沒戴,我覺得是一樣。因為有些人戴的,他都沒有蓋到鼻子,就保護不了。」
行政人員司徒彩玉搭乘公共運輸上班,進入大廈後暫時摘掉口罩放鬆一下。
「一路上就看到,還是有人戴口罩,少數人不戴口罩。我自己不戴口罩是因為很喘,所以我把它摘下來,稍微一下子,等我喘回來了我就戴回去。」
摘戴口罩互相尊重

據觀察,只有寥寥幾人在商場內沒戴口罩。(圖:關美玲)
文員陳小姐來上班時也沒有戴口罩,但看到周圍多數人仍戴口罩後,也重新戴好。
「看到大家都戴著,只有我沒戴,我會覺得有壓力,所以快快戴好。」
清潔工史玉雲對不戴口罩的行為表示理解。
「他們應該也是感到戴了很辛苦了,才要摘下來吧。但是我覺得還是戴著比較好啦。」
餐飲業者李先生認為口罩令的放寬給予公眾自由選擇的權力。
「規定說不用戴,那就隨你便。我反正已經中過冠病了,就隨緣吧。」
他也表示,自己好奇那些繼續戴口罩公眾的想法。
打算何時徹底不戴口罩?
一些受訪公眾表示,已經養成了戴口罩的習慣,不管政府是否放寬口罩令,不改他們繼續戴口罩的決心。另一些公眾則對何時摘口罩有自己的打算。
保險經紀謝天明目前選擇在人多的場所戴上口罩,之後會觀察情況後再考慮摘下。
「早上很多人,人山人海,所以我覺得戴口罩是比較安全。暫時我還是會戴口罩,可能多一個月
看大部分人,或沒有人會戴口罩的時候,我就不會戴啦。」
上班族李小姐表示自己會堅持戴口罩,直到冠病完全消失。
「等全世界完全沒有這個病毒,那麼我就會把口罩摘下。因為如果說別的國家還是有病毒,他們還是會把那些病毒傳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