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市民被誘騙到東南亞的案件鬧得沸沸揚揚,香港保安局成立專案小組來處理該案件。
香港保安局今年1月至今共接獲23名港人求助,他們分別被誘騙到柬埔寨、泰國、緬甸及寮國等國家,遭禁錮並從事非法工作。其中12人已經脫險。
發生在香港的案件不是個例。
東南亞電信詐騙集團jin近年來也有「國際化」趨勢,將魔爪伸向說英語的民眾。wang'chuan網傳賣豬仔集團今年開始從新加坡,甚至是澳大利亞等地,招募會說英語的人當「屠夫」。

「許多美國及加拿大的華人已經清楚電信詐騙的手法,詐騙人員聯繫到的1000個人里都未必有一個會上當受騙,(所以)轉而挖掘國際市場。」
近年來,一些中國大陸的電信詐騙集團在執法部門的打擊下逐漸向東南亞轉移,以緬甸、柬埔寨等國的地方武裝控制地區和政府管轄寬鬆的經濟特區為基地,從事詐騙活動,招募或高薪利誘中國人實施詐騙。
如今,中國民眾因防疫規定無法輕易出境,邊境巡防亦有強化,偷渡困難,電信詐騙集團不得不向其他地區招攬人手。集團本身的背景也五花八門,東南亞各國以及香港、台灣等地的幫派都有參與。

今年以來,隨著電信詐騙集團對熟悉英語的「詐騙人員」需求增大,香港人、新加坡人、非洲人、印度人甚至澳洲相對偏僻貧困地區的人漸漸增多。
手法還是很老套,比如說有些可能是喜歡亞洲女性的男性,就會跟詐騙人員聊兩句。閒聊了兩、三個月後就開始跟他說『你有沒有興趣做投資啊,我正在做投資,我阿叔、舅父是上市公司經紀人,可以有資訊給你等等。
電信詐騙集團普遍針對40歲以上的男性和30歲以上的女性,因為他們的經濟條件更好、對網絡詐騙的了解也沒有年輕人多。
在本地,過去三年發生的大約4700起求職詐騙案中,有七成的受害者是年齡介於20歲到39歲的青年,60歲及以上的受害者則占大約2%。

本地的受害人會收到來歷不明的簡訊或社交媒體貼文,表示要以高薪招聘營銷相關的兼職工。騙徒提供虛假的網上工作,讓他們以為只需完成簡單任務如進行網購,就能輕鬆賺取佣金。
此外,騙徒也會指示受害者招募更多會員,以提升會員等級,從而獲得更多工作和賺取佣金。受害者一開始都會收到佣金,但後來卻收不到、也無法從會員帳戶提取款項,才驚覺上當。
騙子作案手法類似,不過,他們會要求職者先登記成為會員並為帳戶充值,才能開始工作賺取佣金。所有充值和款項提取都是以加密貨幣的形式進行。
本地一名男子陷入求職騙局,以為做兼職工真能日賺數百元,結果在短短五天內就損失超過30萬元。

該男子透露去年11月18日,有人請他幫忙在網上「購買」商品的工作,以提高電子商務商家的銷售額和評級。
騙子將他加入一個WhatsApp群組,裡頭約有十名成員。
該男子用谷歌搜索了這家公司,搜索結果顯示這是一家擁有專業網站的合法公司。他也撥打了公司的電話,但沒人接聽。
當他還在猶豫不決之際,騙子先讓受害者使用自己的帳戶和資金「購買」商品。款項將匯至聲稱是商家的不同銀行帳戶,然後公司會再退款給他以及給他佣金。
隨後,騙子要求男子再開一個帳戶,並存入資金。公司要求他「完成購買」的貨品也越來越昂貴。

最貴曾買8萬元勞力士
當群組的成員聊天時,他們也會分享所賺取佣金的截圖,受害者開始被吸引,這也漸漸開啟了「求職騙局」之路。
當他為公司完成交易後,他收到第一筆1670元的付款時,他確信這項輕而易舉的「兼職工作」千真萬確。
起初每筆交易的平均價格約為10元,之後商品變成冰箱等電器,可能要花費數百元,最昂貴的商品是8萬元的勞力士手錶。

與此同時,公司也開始向他承諾,如果他能投入更多的資金,就能獲得更多的佣金和獎金。當他進行了大約30筆交易時,他意識到自己的積蓄已經花個精光。後來他才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自己的再也沒有拿到過佣金。
根據警方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的求職騙局涉及的金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從6萬元增加至650萬元,相關案件也從40起暴漲至658起案件。
針對網上的一些信息,大家還是要提高警惕,畢竟這世界上真的沒有免費的午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