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公安局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恩施市籍人員非必要不得前往柬埔寨等八國的緊急通告》:
非緊急、非必要不得前往柬埔寨、緬甸、寮國、阿聯、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土耳其等國。
這份《通告》引發關注和熱議。目前,該文章已經下架!

(圖:來源自網絡)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通告》針對的是電詐人員和有嫌疑的電詐人員。恩施市守法市民要前往上述八國,正常辦理出入境手續即可,去的時候報備一下,相當於給家裡說一聲要出遠門,也是為了出行安全。
這份《通告》措辭有誤,引發關注後,已刪除。
打擊電信詐騙是全社會的一個共識,一時疏忽,字面表達的意思不是真實想表達的意思,懇請網友多包容,不要過度解讀。

(圖:來源自網絡)
從公開資料顯示,詐騙案件發生最多的國家反而是發生在與中國關係好的國家,例如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
這幾個國家的詐騙手法主要集中在電信詐騙、網絡賭博詐騙、資金詐騙三個領域,並且早已自成體系。
東南亞地區之所以會成為跨國電信詐騙犯罪的重災區,主要還是在地理、政策、法律和社會四個條件上具有相較其他地區的優勢,四項比較優勢相輔相成,致使這類犯罪在該地區日漸「窪地化」。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同樣也未能倖免!
新加坡警察部隊在2月8日公布了2022年全年詐騙和網絡犯罪數據:詐騙案件繼續攀升,警方去年共接到3萬1728起詐騙案,和2021年的2萬3933起相比增加32.6%;這些案件涉及的金額達6億6070萬元,和2021年的6億3200萬元相比,微增4.5%。
2022年的五大類型詐騙案分別是釣魚詐騙、求職詐騙、電子商務詐騙、投資詐騙和「冒充友人」電話騙局。這五大類型詐騙占詐騙案總數的82.5%,其中電子商務詐騙已經連續四年出現在五大類型詐騙中。

(圖:來源自網絡)
根據數據顯示,受害者中超過一半介於20歲至39歲,其中26.7%的騙局受害者介於20歲至29歲,30歲至39歲的受害者則占總數的26.8%。60歲及以上的年長者占少過一成。
20歲至29歲受害者最容易陷入的騙局分別是:求職騙局(27.2%)、電子商務騙局(20.2%)、釣魚騙局(17.6%)
30歲至39歲受害者最常陷入的騙局則分別是:求職騙局(24.8%)、釣魚騙局(22.6%)、電子商務騙局(18.3%)

(圖:來源自網絡)
40歲至49歲受害者最常陷入的騙局分別是:釣魚騙局(26.8%)、求職騙局(17.7%)、電子商務騙局(13.8%)
50歲至59歲受害者最容易陷入的騙局則分別是:釣魚騙局(26.4%)、求職騙局(13.7%)、假冒朋友電話騙局(12.4%)
60歲及以上受害者最常陷入的騙局則分別是:釣魚騙局(22.7%)、假冒朋友電話騙局(14.2%)、投資騙局(10.9%)
此外,10歲至19歲這個年齡層的受害者占了總詐騙受害者的6.7%,最容易陷入的騙局分別是:假冒社交媒體騙局(21.8%)、釣魚騙局(21.7%)、電子商務騙局(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