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國立大學。(海峽時報)
作者 侯佩瑜
美國數據諮詢機構Altrata最近發布了一份全球大學校友億萬富翁排行榜。 該排行榜將個人資產凈值超過3000萬美元(約4237萬新元)的群體,定義為超高凈值(Ultra high net worth)人士。以這個標準篩選,涵蓋了全球超過35萬2230名超級富豪。
然後再根據這些超高凈值人士所畢業的學校(包括本科和研究生),Altrata發布了此次排行榜。
美國的本土大學占據了該榜單前20名中的16所大學,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富豪培養大國。
剩下的四所非美國大學分別是:
英國劍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英國牛津大學
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怪不得,Altrata需要把美國本土大學區分開來,單獨為美國大學以及非美國大學進行排名。
先來看看美國本土大學「生產」超級富豪的排行榜(前10名):
哈佛大學 (1萬7660人)
史丹福大學(7972人)
賓夕法尼亞大學(7517人)
哥倫比亞大學(5528人)
紐約大學(5214人)
西北大學(4345人)
麻省理工(4089人)
耶魯大學(3654人)
南加州大學(3594人)
芝加哥大學(3588人)
光是一所哈佛大學,就擁有1萬7660名超高凈值校友,相當於培養出全球超級富豪人口的5%,是排名第二的史丹福大學(2.3%)和排名第三的賓夕法尼亞大學(2.1%)的兩倍之多。
上榜的前20所美國最多超級富豪校友大學中,只有四所公立大學上榜(公立大學學生規模通常是私立大學的數倍),它們分別是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排名第11)、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第14)、密西根大學(第15)和維吉尼亞大學(第17)。
除了美國大學,Altrata也給培養最多超級富豪校友的非美國大學進行排名。
英國劍橋大學(4149人)
新加坡國立大學(3653人)
英國牛津大學(3346人)
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2625人)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2017人)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1156人)
印度孟買大學(1131人)
中國北京大學(1101人)
中國清華大學(1100人)
印度德里大學(1027人)
排名第二的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簡稱國大),以3653名超級富豪畢業生,「擊敗」了排在第三的牛津大學,成了亞洲區「盛產」最多超級富豪的大學。
如果按全球排名(不分美國、非美國),國大在全球排名第9,僅次於耶魯大學(3654名),只比耶魯少「產出」一名超級富豪。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國北大(排名第8)、清華(排名第9)以及印度的孟買大學(排名第7)和德里大學(排名第10)位於發展中國家,其餘上榜的大學都位於已開發國家。
印度最會「產出」白手起家的超級富豪?
另外,Altrata也為那些白手起家、而非繼承財富的「富二代」畢業生單獨製作了排行榜。

按白手起家超高凈值校友比例來排名,左圖顯示前五名的美國大學,右圖則顯示世界其他地區的大學。(Altrata)
其實,全球大多數的超級富豪校友都是白手起家的。 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中,有75%的超高凈值人群的財富都是靠自己賺取(相對於繼承財富)。
其中加州理工學院以91.7%的比例位居第一,而不是全球擁有最多超高凈值校友的哈佛大學。
在美國以外的前50所大學中,雖然平均只有67.4%的超高凈值校友的財富是靠自己賺取。不過在排名前五的大學中,白手起家的超高凈值校友比例都比美國的來得高。
其中印度管理學院艾哈邁德巴德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t Ahmedabad)以96.2%的比例位居第一,幾乎所有超級富豪校友都是白手起家。
值得注意的是,排在前五的大學中,有三所是中國的大學:北大(93.6%)、復旦(93.6%)和人民大學(92.1%),另外一所則是來自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南非大學。
泰國最會培養女超級富豪?

按女性超高凈值校友比例來排名,左圖為前五名的美國大學,右圖則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大學。(Altrata)
名牌大學出女超級富豪仍屬少見。 在全球頂尖大學的超級富豪校友中,女性所占比例平均低於9%。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所擁有的超高凈值校友中,女性校友所占比例最高,約為22% 。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女超級富豪的比例也不錯,占13%,在全球排名第6,在非美國大學排行榜則排名第五。
在美國的大學中,喬治華盛頓大學則以16.2%領先。
至於培養出最多上市公司最高層管理人員的大學,哈佛大學名列前茅,其次是法國的商學院INSEAD,新加坡國大則在培養女性高層榜上排名全球第三。

按女性高層管理人員校友的比例來排名,左圖為前五名的美國大學,右圖則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大學。(Altrata)
若按年齡劃分,清華大學的超級富豪畢業生,被公認為全球第四年輕,平均年齡為49.3歲。相比之下,「盛產最年輕超級富豪畢業生」的前五所美國大學的富豪平均年齡,都在56.7歲至58.1歲之間。

按富豪平均年齡來排名,左圖為美國大學榜上的前五名,右圖則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大學排名。(Altrata)
Altrata在報告中指出: 「一所大學的畢業生不僅僅是其教育項目的產出,優秀的校友還可以為他們的母校提供財務和學術方面的各種好處。」
「校友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無論是在商業、科學、藝術和其他領域,都在展示一所大學機構的課程的質量、它所承載的品牌以及它支持其畢業生職業發展的基礎設施的能力。特別是校友在獲得一定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之後,反哺學校,捐贈物資和款項來支持學校的長期發展。」
另外,強大的校友網絡也是畢業生個人社交網絡和求職的重要依賴因素。讀名校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拼圈子」。
強大的校友網絡可以在畢業生完成學位後,在很長的時間內為他們提供各方面的好處。這些網絡為學校畢業生提供終身學習、社交和就業機會,也能讓他們有機會以各種方式回饋學校社區,例如指導在校學生、加入地區俱樂部以及參加校園活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