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加坡最後一個漁村

2022年09月09日   •   3萬次閱讀

也許你也和我以前一樣,不知道新加坡最後一個漁村到底在哪裡。最近網紅的新加坡最後一個漁村——實里達漁村(Seletar Fishing Village),吸引無數遊人到訪,這個隱藏都市一角、鮮為人知的漁村終於揭開了面紗。

漁村位於義順水壩和榜鵝西島(Pulau Pun-ggol Barat)之間的沼澤地帶,靠近實里達河口,幾棵枯樹是標誌。倘若沒仔細看,你可能會忽略它的存在。

偶然與隱藏著的秘境結緣

疫情關係,大部分的時間都宅在家裡。由於不能出國,又不能到人多的地方活動,只好選擇在大清早,出門去蓄水池或海邊看日出。記得第一次頂著寒風到義順水壩上等日出,周圍的樹叢都在黑暗中沉睡。天剛破曉時,一棵枯樹倒映在水面,平靜又安詳。我被它的倒影深深地吸引住了,它是那麼特別,孤寂又靜默,但我還不知道那裡就是漁村所在的地方。

我在晨曦中用心地欣賞天邊雲霞,雲霞的顏色從白色到藍色到粉紅色,不斷地變化著。那時,還可以看到前面不遠處巴西古當海港處燈火通明。不久,仿佛右邊樹叢頂燃燒起來了,周遭火紅一片,一個火球突然跳上來,呵!天亮了!陽光下的水壩醒來了。人越來越多,騎車的騎車,跑步的跑步,攝影的攝影,很熱鬧。

那時正是低潮的時候,沙灘上出現三五成群的候鳥——蒙古沙鴴,它們被一位眼力超好的攝友發現了,這位攝友急忙跑過來給我們通風報訊。那些扛「大炮」的攝友們高興地朝他指的方向追去。奇怪,才八月,蒙古沙鴴就飛來這裡過冬了。它們在沙灘上尋尋覓覓,那漂亮的身影是鳥類攝影發燒友喜歡追蹤的目標之一。

因為追日,去過義順水壩好幾次。有一次在回家前,攝友指著右手邊的幾棵枯樹和一排漁船所在地對我們說:如果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到漁村走走。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水壩旁隱藏著一個秘境——實里達漁村。

實里達漁村的真貌

攝友的介紹,引起了我探索漁村的興趣。

從水壩堤岸往右走,一旁有幾棵黃槿開著黃花,有些已變成橙色就要凋零。五爪金龍開滿美麗的紫花,與紅瓜的白花摻雜在一起。兩種攀援植物匍匐生長,紫花與白花兩種顏色很協調,走過時忍不住要多看一眼。

拐個彎向前行,漁村已出現在不遠的地方。那時一大群的輝椋鳥飛過枯樹,黑壓壓的,非常壯觀。它們在枯樹上歇腳,一陣呼叫聲響起,它們又成群結隊地飛走。

走近漁村看看,紅葉片片的欖仁樹下有幾間鋅板屋。屋子後的木棧道,伸向水面。漁村的進口處掛著一個救生圈,上面寫著漁村的名稱「Jenal Jetty Tualang Tiga」,還註明閒人免進。好一個與世隔絕的人間凈土!

▲漁村的進口處

▲欖仁樹下有幾間鋅板屋

公雞跳上圍欄啼叫,小狗在屋前閒蕩,香蕉、木瓜和番石榴都結果了,四周的鳥鳴聲嘰嘰喳喳,有幾分甘榜的味道。停放在一旁的腳踏車更增添幾分鄉野味。

鋅板屋外堆積著漁網、儲藏魚獲的冷藏箱、儲存雨水的巨型水桶和塑料儲水罐等雜物。我站在斜坡上,忽然聽到白領翡翠響亮的歌聲,它飛過紅樹,停在空枝上,我立馬按下快門。距離是遠了點,但白領翡翠在枯枝上的姿采永遠是那麼動人。

我們走下石塊砌成的斜坡,直達灘塗。那時剛好是退潮時間,潮間帶的灘塗都裸露出來,可以找到多樣性的生物,如各種貝類、螺類、藤壺科動物和石蓴等。

各種各樣的藤壺無處不在,它們緊緊地黏附在石頭、樹幹和棄船上,就連小小的螺殼也無法倖免。石蓴是一種海藻植物,它們大面積地覆蓋在沼澤上,像一大片綠色的地毯。踩在腳下,感覺軟綿綿的。也許是陽光太強吧!螃蟹一動不動地躺在灘塗上,好多貽貝的殼都張開來了。

▲藤壺挨挨擠擠地黏附在樹幹上

這裡的紅樹大多數是屬於白海欖(Api Api Putih)。它們的棒狀呼吸根從樹幹周圍密密麻麻地冒出來。這些呼吸根有助於氣體交換,並且能從維管系統中排除鹽分。陽光透過林子照射下來,棒狀呼吸根形成一排排細小的黑色影子,非常亮眼。

白海欖的姿態各異,有些落葉了,剩下空枝,形成秋氣肅殺的景象:有些已長出綠葉,綠意盎然;有些已經開花,總狀花序上的花朵有四片花瓣。雖然那些橙黃色的花朵很小,在晨光中卻熠熠生輝。

▲白海欖落葉後剩下空枝,形成秋氣肅殺的景象

漁村的黃昏

我喜歡在夕陽斜西的時候到訪水壩和漁村。

▲朝陽映照下的漁村

黃昏,剛好遇到低潮時,海水退到漁村碼頭的前方,水壩石堆下露出一大片灘塗,黃色的沙灘夾雜著污泥,各種水生動物露出淺灘,吸引鳥類如綠鷺和烏鴉飛來覓食。有人帶著小孩在沙灘上彳亍,幾個大人跑到一片狹長形的沙灘上遊玩。那片沙灘只是浮出水面一點點,他們在沙灘上擺出各種造型拍照。有些還呼朋喚友,大家以傘為道具,撐起雨傘,跳起舞來。天空與人的倒影非常清晰,頓時讓人有天空之鏡的錯覺。

▲退潮時,船隻都擱在淺灘上

夜晚的景色更漂亮,火紅的夕陽緩緩地墜落,留下餘暉照亮漁村。天空色彩斑斕,分分秒秒都在改變模樣,我們屏息欣賞,禁不住發出讚嘆聲,太美了!

夕陽晚霞與紅樹相映襯,那麼神秘,那麼浪漫,我們都沉醉其中。拍照時為了拍出詩意,我們採用長時間曝光,忘情地拍了一張又一張。

▲夕陽晚霞與紅樹相映襯,景色令人陶醉

海水不斷地湧上來,漲潮了。哇!時間已接近八點,逗留在灘塗的攝友已寥寥無幾。回家時,斜坡燈光暗淡,我們開啟手機的手電筒,一步一步地爬上滑溜溜的斜坡,感覺驚險萬分!一位攝友盛情地用一支發出強光的普通手電筒在後頭為我們照明,感恩!

聯想起海人的故事

那天早晨漲潮時,我們又來到漁村。漁夫撒網捕魚,動作利索,像在耍雜技,網在空中飄舞散開,畫面美極了!一艘艘小漁船開動了,漁夫帶著滿懷希望出海捕魚去。一些人在碼頭的棧道上走來走去,有的在捕魚蝦,有的來買海鮮。

看著漁民釣魚撒網,向海討生活的樣子,腦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現出海人(海上游牧民族)的故事。

據悉,新加坡在開埠前,實里達河岸邊和實里達島已住了一批稱為實里達海人(Orang Seletar)的原住民,他們靠捕魚維持生計。開闢於1986年的實里達下段蓄水池是實里達河的前身。實里達島在哪裡?就在榜鵝西島的對面。

在實里達下段蓄水池拍日出時,邂逅實里達歷史步橋。這座橋的橋身是模仿奎籠外型而建,盡頭處的兩個白色頂蓋很漂亮,是攝影師最喜歡的取景處。橋上有信息板,告訴我們實里達河流的故事。

▲實里達下段蓄水池公園的歷史步橋

難以想像當年的實里達海人是如何度過艱苦歲月的。他們一生以船為家,船是很簡陋的船,孩子都在船上出生,大人不論男女都得捕魚打獵,以謀三餐溫飽。

上世紀70年代在新馬協議下,300多名實里達人領取馬來西亞登記,遷徙到柔佛南部一帶。約40名實里達人選擇留在新加坡。

實里達漁村裡並沒有實里達人,只因名字、地點、捕魚生活有點相似,才聯想起實里達海人的故事。

最後一個漁村帶來的思考

留在本土的實里達人怎麼了?聽說他們與馬來人同化了,搬進組屋居住。他們的歷史,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傳統還能傳承下去嗎?

實里達漁村是新加坡的最後一個漁村,它的命運又將如何?我想,改造自然的同時,也要尊重自然,相信人們都希望它能繼續存在著。

要不是為了避疫而追日,我們不可能與實里達漁村結緣,也不可能拍到那麼多精彩的畫面。有失必有得,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到漁村的出行方式:

● 地鐵無法直達,須搭乘巴士。

● 從榜鵝搭乘117號巴士,在編號68151車站(Bef Shell Aviation)下車。

● 或從義順搭乘103號巴士,在編號68159車站(Aft Shell Aviation)下車。

(作者為攝影愛好者)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