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十口兩人國慶期間過生日 善心人士請吃生日大餐

2022年08月10日   •   3933次閱讀

一家十口兩人國慶期間過生日 善心人士請吃生日大餐

在新加坡靠著一個人的薪金,撫養八個小孩,可能嗎?45歲的徐振雄會告訴你,完全可以,而且他表示他們的生活很富足。

恰逢二女兒和太太的生日和國慶日「撞期」,徐振雄接受了善心人士的邀請,一家大小浩浩蕩蕩地到餐館享用國慶生日大餐。

「因為防疫措施的種種限制,這是我們在疫情後,一家十口第一次能全家坐在餐館的同一個餐桌上吃飯。」

徐振雄和45歲的太太繆嘉玲在初級學院相識相愛。兩人經過了八年的愛情長跑,在26歲時結婚。三年後,兩人生下了大女兒徐亮慈。如今,夫妻倆育有五個女兒和三個兒子;最小的兒子今年兩歲,大女兒已有17歲。

妻子曾流產 八寶得來不易

但兩人的生育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生下大女兒之前,繆嘉玲曾經經歷流產的傷痛。

「我們的第一胎流產,當時我們受到很大的打擊。我的太太被診斷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懷孕的幾率比常人低一半以上。醫生建議我們使用其他人工受孕的方法但我們希望順其自然。沒想到接著生了八個。」

生下大女兒後,任職教師的繆嘉玲便離職,在家相夫教子。也是教師的徐振雄成了家裡的唯一經濟支柱。他坦言,夫妻倆的生活方式一向來節儉樸實,也有自己的一套省錢妙方,因此一家十口並不愁吃穿,並不需要經濟支助。

(圖:受訪者提供)

沒車沒傭人沒補習:我們不窮

住在七房式超大型組屋單位(Jumbo flat)的這一家十口每周都會先規劃好所需的開支,每一周的食物和所需品開銷是大約300元。一家人也儘量在家用餐,併到巴剎購買較新鮮和平價的食材。他們沒有聘請幫傭、也不擁車。

徐振雄分享他的另一省錢妙招,一餐僅用一杯半的印度香米(basmati rice),就能喂飽一家十口。他表示,印度香米的升糖指數較低,一杯半的米煮過後可以膨脹好幾倍,加上還有肉菜,足以喂飽十人。

「大家庭的開支並沒有外人想像的那麼高,是看你怎麼分配。我們沒有車,沒有傭人,沒有送孩子去補習或課外活動,其實比想像中省下更多。」

(圖:潘得立)

孩子自己搭巴士煮食 價值觀比成績重要

徐振雄夫婦倆從小就培養孩子獨立向善,自己搭巴士來回學校,大女兒從八歲起就自己做飯,因此「大的喂小的」,這樣一來夫妻倆也不用太費心。他認為,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與孩子相處比考到好成績更重要。

「孩子們搭巴士看到司機都會打招呼、看到組屋區的清潔工人也會自動買飲料給他們喝向他們問好。我們的家境雖然不富裕,但當孩子們做義工回來時會跟我們說『爸爸我們有的比他們多很多』。看到他們懂得知足感恩,也讓我們覺得很貼心。」

徐振雄坦言,大家庭的另一好處是大家都能互相照應,一起分享。孩子們也很少用手機或看電視,一家人喜歡一起相處、聊天和互動。但大家庭免不了吵鬧和相互比較。冠病疫情期間的限制,更加劇了大家庭面對的挑戰,包括彼此之間必須保持安全距離以及無法全家一起外出用餐。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人走在大街上被安全距離大使訓斥,他們不相信新加坡有這麼大的家庭,硬要我們隔著一米距離走,要我們『分家』。我們也很擔心得冠病,因為沒有隔離的空間,但『慶幸』的是我們全家都『中』過了。」

(圖:受訪者提供)

善心人士要請客 他堅持付部分費用

妻子的生日在8月10日,二女兒的生日又剛好適逢國慶日,一家大小在機緣巧合下,難得有機會外出同桌用餐。

現年66歲的老式海南餐廳British Hainan的老闆潘得立表示,幾個月前,他接到一名善心人士來電,說在報章上讀到徐振雄一家的故事,希望請他們吃一頓。而他的一名顧客又剛好認識徐振雄,就這樣促成一家十口昨晚(8日)到餐館享用國慶生日大餐。而這一天也剛好是餐館開張的九周年紀念日。

「其實我一直都很想和這家人見面。徐振雄也沒有完全接受善心人士請客,堅持要付部分的用餐費。我看到這一對夫婦帶著八個孩子不容易,但孩子都很聽話,夫婦倆也管教有方,真是太佩服他們了。」

(圖:潘得立)

被人批「沒避孕」 夫妻倆分享育兒心得

儘管大多數人對徐振雄一家的第一印象是驚訝中帶欽佩,但徐家也遇過不少負面評語。

「有網民問我們是不是沒有避孕,之前有媒體拍到我不讓女兒買一包4.75元的薯片。我告訴女兒說等到有折扣再買。有網民就批評我說,一個爸爸怎麼連4.75元的薯片也不讓女兒買。」

面對其他人的閒言閒語,徐振雄和太太都儘量不去理會。他表示,雖然一家人無法經常出外旅行,必須省吃儉用,但夫婦倆都確保孩子們吃得飽穿得暖。最重要的是,大家庭一起相處的『熱鬧』和『相互照應』,是無法取代的。

徐振雄分享養育孩子的心得時呼籲其他父母,不要把教育孩子的工作交給其他人處理或過於注重孩子的課業成績,而是珍惜和孩子們相處的時光。

「我教書教了20年,最讓我難過的是看到父母都把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都用來送他們去補習和進行課外活動。孩子最重要的是愛和時間,如果父母能把送孩子補習和去課外活動的時間,拿來和他們相處更好。雖然我們有八個孩子,但我每天都會抽空和每一個孩子聊天,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