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新加坡老百姓沒啥娛樂活動,唯愛逛超市。

最近可能有人發現,菜價悄悄漲了起來,其中鮮牛肉漲價最多~
有些一小塊就要十幾新幣!


去餐館點黑椒牛肉,一樣的價格眼見著分量少了~
扒開配菜裡面只有可憐兮兮的幾片牛肉!

(示意圖)
你的感覺沒有錯,最近受疫情影響,新加坡的菜價漲漲漲起來了~
有部門統計了新加坡上個月7月的菜價和肉價。整體來說比2020年7月漲了1.1%。
《新加坡核心通貨膨脹兩年來上漲速度最快》

(圖源:CNA)
但是有些類別特別誇張~
肉類最高漲35%
其中牛肉的價格漲了35%,是所有食品中漲幅最大的。
分銷肉類、海鮮和乳製品給餐館的一家企業表示,進口食品過去一年漲價了5%到30%,公司也承擔了部分增加的成本。
肉類漲價有幾個原因:
1)石油價格上漲加上海運不暢,推高了運輸費
石油價格漲,意味著燃料價格上漲,再加上因為疫情,全球物流沒有以往那麼通暢。
前段時間還發生了罕見的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

2)本地市場愛上吃火鍋,牛肉需求增加
是的,現在中式火鍋在新加坡遍地開花。
吃火鍋必涮肥牛,也讓牛肉價格漲了起來。
火鍋竟然也背了鍋~

3)中國市場的需求
再來就是中國市場對牛肉的需求巨大。
同樣是美國或者澳大利亞的牛肉,一些出口到中國,一些出口到新加坡。

(示意圖)
假如中國的需求突然變大,就會影響到新加坡的價格~
食品大部分依靠進口的新加坡還真是弱小、可憐、無助。

*圖源:sfa 新加坡食品局
海鮮漲20%
除了肉類,新加坡海鮮也漲價了,比去年同期漲價20%。


前段時間因為疫情,新加坡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裕廊漁港關閉了兩周,鮮魚供應大大受影響。
雖然現在已經重開,但是想要恢復到較早前的狀態還需要一段時間~

(裕廊漁港示意圖)
蔬菜漲20-30%
這兩個月,相比去年,蔬菜也漲價20-30%。
全球氣候不穩定,是不是都狂風驟雨發大水,多少影響農產品的收成。


(以上菜價截圖:
Fairprice超市網站8月25日)
我們在本地連鎖超市網站上看到蔬菜現在真不便宜:
菠菜1.9新幣/250g
西蘭花3新幣/250g
秋葵1.45新幣/250g
豆芽1.45新幣/320g
捲心菜1.65新幣/400g
這些漲價問題,都要等更多經濟體開放市場,價格才能回穩。

新加坡食品進口來源國 美國 牛肉,雞肉,鴨肉 雞蛋,魚,水果 豬肉,大米和蔬菜 荷蘭 雞肉,豬肉,蔬菜和水果 中國 食用油,魚,水果,蔬菜 豬肉,大米和糖

泰國 魚,水果,米 糖和蔬菜 越南 魚,水果,米 蔬菜和糖 巴西 牛肉,雞肉和豬肉 水果和糖 法國
雞肉,鴨肉,魚肉 水果,豬肉,蔬菜和牛奶 印度 魚肉,水果,大米 糖和蔬菜
馬來西亞 雞肉,食用油,鴨肉,雞蛋 魚,水果,蔬菜和糖 印尼 魚,水果,豬肉,蔬菜和牛奶 澳洲 牛肉,魚,水果 羊肉,豬肉,米 糖,水果和牛奶
紐西蘭 牛肉,雞蛋,魚,水果 羊肉和蔬菜

新加坡越來越貴了? 通貨膨脹2年增速最快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貿易與工業部(MTI)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指出:
"在油價和中間產品成本上升傳導到最終消費者價格的情況下,外部通脹率仍然在升高「

(圖源:華爾街日報)
7月份,電力和天然氣成本推動了消費價格的上漲,儘管當局已經表示,油價上漲的影響開始緩和。
新加坡7月份的核心通脹指標從上個月的0.6%躍升至1.0%,這是2019年中期以來的最高水平。
同時,根據周一的數據,總體通脹率從6月份的2.4%上升到2.5%。這兩項增長都符合分析師的預期。


(以上圖源:商業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