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新加坡裕廊漁港感染群繼續擴大,住在附近或過去14天曾到訪與該感染群有關聯的巴剎和熟食中心的民眾,可領取免費的抗原快速檢測儀,在家自行檢測。
新加坡新加坡衛生部和人民協會合作,在7月26日和27日在芽籠峇魯第69座的芽籠峇魯巴剎與熟食中心(Geylang Bahru Market & Food Centre),以及德惠道第146座巴剎(146 Teck Whye Avenue Market)附近的居民委員會中心,派發自助檢測儀。

民眾也可上網 https://www.gowhere.gov.sg/art 查詢附近的居民委員會中心,了解自行領取的詳情。
而從7月16日起新加坡民眾就可以在在超級市場和便利商店等零售店購買到抗原快速檢測(ART)的自助檢測儀。
1 超市上架自助檢測儀
快速抗原自助檢測儀從昨天開始,可在超市、便利商店和網購平台出售。不過許多消費者毫不知情,購買的人並不多。網購平台指出,隨著更多人得知線上也能購買,預計銷量將上升。
昇菘超市全島所有分店即日起,開始售賣這款快速抗原自助檢測儀。接下來考慮引進更多牌子。
百美超市旗下所有26間分店即日起也開始售賣檢測器,未來也將探討帶進更多獲批准產品。

職總平價超市也在全島指定超市出售兩款檢測儀。據觀察,這些檢測儀的有效期介於九個月到兩年。
超市售賣檢測儀器的第一天預計將不會出現搶購的熱潮。儘管沒有設下每個人最多可購買的數量,不過職總平價超市還是促請公眾購買自己的所需,不要囤積物品。
新加坡衛生部也讓網購平台出售自助檢測儀。本地三家主要網購平台紛紛將產品上架,其中Qoo10在12小時內,就賣出十多個。
網購平台董事塗家林說:「特別是買這些檢測器的話,都覺得隱私為先。價格方面不怎麼重要。他們覺得能把貨送去他們的家才是重要。」

2 加強隔離檢測
隨著KTV夜店感染群事件爆發,新加坡衛生部將加強病例圍堵措施,區分出可能接觸確診者但感染風險比密切接觸者更低的公眾,讓他們及早檢測和自我隔離,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制止感染群形成。
新加坡衛生部7月16日在文告中指出,接獲「健康風險警告」的公眾在法令下,須到指定的檢測中心接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並自我隔離,直到檢測結果呈陰性。

和確診者有密切接觸的人須隔離。接下來,其他和確診者有接觸的人將另分成「健康風險警告」(Health Risk Warning,簡稱HRW)和「健康風險警戒」(Health Risk Alert,簡稱HRA)兩個新類別。

前者須做兩種檢測和自我隔離,直到檢測結果呈陰,而後者可以繼續日常活動,但須限制社交往來。
這也是配合當局加大力度圍堵KTV夜店感染群病例而採取的做法,避免感染群進一步擴大。新加坡衛生部將利用SafeEntry數據,發送「健康風險警告」簡訊給那些同時與確診病例在同個地點的公眾。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網站的資料,偶然接觸(casual contact)到確診者,或在同天與確診者到訪特定高風險熱點的人,都有可能收到「健康風險警戒」簡訊。
新加坡衛生部也表明,接獲「警告」和「警戒」的公眾,將不會得到隔離津貼。
PCR測試一旦呈陰,兩周隔離可提早結束,但當局勸請他們最好在整個隔離期減少社交往來,儘量居家辦公。
3 定期快速檢測
從7月15日起,餐飲業、個人護理,以及健身房等高風險領域的職員須做強制性定期快速檢測。受訪業者反映,雖然一些員工擔心自行檢測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不過他們也希望定期做檢測能夠吸引顧客回流。
新加坡餐飲業協會發言人表示,由於這對多數業者都是一項新舉措,他們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熟悉記錄和提交檢測結果等程序,因此希望執法人員能諒解,並給予適度的執法彈性。

自新加坡政府上個月宣布在這些場所推出快速簡易檢測(Fast and Easy Testing,簡稱FET)計劃後,相關企業已在過去幾周加入計劃,許多制度和程序也已到位。
這包括由僱主監督員工自行檢測,或是安排員工到快速檢測中心受檢。
新加坡環境局受詢時透露,保健促進局下來將逐步設立更多快檢中心,為無法安排僱主監督員工自行檢測的小企業提供快速簡易檢測(Fast and Easy Testing,簡稱FET),但當局沒有披露具體目標數目。

目前已投入運作的三個快檢中心位於義順、竹腳,以及巴西立體育中心,每個快檢中心每天能讓1000人進行檢測。
新加坡環境局指出,由環境局或指定業者管理的小販中心將有超過6000個攤位的熟食攤販和攤位助手參與FET計劃,部分員工自上月21日起已陸續到快檢中心受檢。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會示範如何使用抗原快速檢測(ART)自助檢測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