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表示,紅海危機打亂了全球主要港口船隻抵達的時間表,導致「船隻聚集」效應。自今年初以來,抵達我國的船隻也大幅度增加。
海港局針對船隻在我國港口滯留的詢問發表文告說,郵輪和散貨船的補給和加油活動沒有受到影響。而貨櫃船因為上游地區的供應鏈中斷,導致前幾個月的貨櫃數量大幅度增加。
海港局說,今年首四個月我國處理了1336萬個標準箱,和去年同期相比,貨櫃貨運量增長了8.8%。
當局表示,貨櫃船晚於原定時間抵達我國,加上所處理的貨櫃數量增加,導致船隻等待貨櫃泊位的時間更長。新加坡港務集團在可行的情況下調整船隻抵達的時間表,如果情況不允許,貨櫃船的平均等候時間為兩到三天。
海港局說,幾家航運公司放棄隨後的航次,在我國卸下更多貨櫃,以確保能趕上下一個時間表,這也導致我國處理的貨櫃數量增加。
交通部和海港局自去年底開始就同新加坡港務集團合作,為更多船隻抵達我國做好準備。新加坡港務集團也增加了人手和提高處理貨櫃的能力來舒緩情況。通過這些措施,集團已將每星期處理的貨櫃數量,從77萬個標準箱增加到目前的82萬個標準箱。
海港局表示,在我國停靠的其他船隻沒有遇到停泊延誤的情況,錨地也沒有出現擁擠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