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力部於9月17日發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的《勞動市場報告》,並首次公布了關於外資企業聘請本地雇員的數據。報告顯示,在本地企業中,外資企業僅占約20%,但它們卻僱傭了近三分之一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此外,這些外資企業還為本地居民提供了許多高薪工作機會,在月收入超過1萬2500元的居民中,約有六成的人是在外資企業工作。

圖源:FACEBOOK
報告顯示,不包括外籍幫傭在內,持各類工作證件的外籍雇員人數達到了125萬零300人,具體來看,就業准證持有者和S准證持有者的數量在今年第二季度都有所下降。截至2024年6月,就業准證持有者數量為20萬2400人,而持有S准證的外籍人士數量為17萬6400人,與去年12月相比,分別減少了3000人和2100人。
新加坡逐年提升就業准證標準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逐步調整了多項外籍人力政策,包括對面向外籍白領人士的就業准證申請實施計分制、提高S准證的薪金門檻、收緊建築、海事和加工業的外籍勞工政策等。就業准證持有者通常從事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等白領工作,而S准證則適用於准專業人士和技師。

圖源:FACEBOOK
自從新加坡實施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以來,企業仍在適應政策變化,但新加坡人力表示,就業准證持有者的素質有所提升,互補專才評估框架採用了計分制,企業需要在四個基本項目和兩個加分項目中取得至少40分,才能為外籍雇員申請新的就業准證。
新加坡人力部預測,隨著新加坡經濟的回暖,持有較高技能的外籍雇員人數將在中期內有所回升。在被裁退的本地居民中,只有55%在六個月內重返職場,比上一季的59.4%低。這表明更多人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找到新工作。
本地就業市場將持續向好
新加坡人力部研究及統計處長洪文興表示,過去幾年來,新加坡重新就業率整體呈下降趨勢,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願意花更多時間去尋找工作和接受培訓,以獲得更好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重返就業率也顯著提高,在12個月後重返職場的達到70%左右。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人力部預計,隨著經濟增長,工資和就業將繼續增加,尤其是金融服務、資訊通信和專業服務行業,即將到來的一級方程式新加坡大獎賽和年終的慶祝活動,也預計將促進居民就業。
新加坡人力部部長陳詩龍認為,從長遠來看,由於新加坡勞動參與率高,加上居民勞動力增長放緩,預計居民就業增長將放緩。「所以我們應保持開放的態度,吸引外來人才與本地人才互補,繼續為國人創造良好的工作機會。我們將繼續重點投資在本地員工身上,讓國人可以在經濟轉型的同時,保持強勁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