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先「做功課」 首投族心意未定

接受訪問的首投族當中,約半數的人表示「心有所屬」,其餘的人則表示想先「做功課」,再決定把票投給誰。(圖:董勵萱)
本屆總統選舉進入選戰最後階段,出生網絡時代的首投族如何取捨?接受訪問的人當中,約半數的人表示「心有所屬」,其餘的人則表示想先「做功課」,再決定把票投給誰。
關注總統獨立性和國家儲備金職責
我國上一次總統選舉進入投票階段,是在2011年。換言之,能夠參與這次投票的首投族,年齡可能介於21到33歲。他們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透露,自己較關注有關「總統獨立性」的討論,也看重總統監管國家儲備金職責。
28歲的陳良瑞表示,由於總統須保管國家儲備金,所以他會較關注候選人的可信度。他說:「他是不是會做出正確、公平的選擇?比如說,需要(提出)用儲備金的時候,他能否獨立、公正、公平地判斷。 」
31歲的李昌傑說,自己和身邊的朋友會對候選人獨立與否進行討論。他說:「我們會討論總統人選需要比較中立、不能是政黨的成員。」
形象也是考量之一
還有人說,除了能力,自己也會觀察候選人的形象和聲譽。
22歲的韓宇光說:「形象為什麼重要?因為你是總統,你當然是代表新加坡人啊,在國際舞台上。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和風度,不可能隨便出去出醜。」
33歲的石婉琦則比較關注總統是否親民,希望能有更多互動。她說:「我們這個年紀,比較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個人物,或者只是一個代表(representative),應該比較親民。因為總統畢竟有一些慈善或者之類的工作,如果可以更近距離看到他、一起互動,這些會更好玩。」

總統選舉首投族李昌傑和石婉琦。(圖:蔡佑霞)
認為網絡趣味內容是「雙刃刀」
這屆總統選舉,有關各候選人在網上的趣味內容特別多,有年輕人認為,這類內容有趣,但不會只單純從這些內容決定支持誰。他們會參考其他資料,比如媒體的報道、其他網民的留言等。
一些人也說,自己雖然會觀看這些內容,但一般會當作娛樂消遣,其內容不一定會影響他們的選票。
韓宇光說:「當然正經的報道我也有看過,不過,說實話,我會比較想看那種好笑的視頻。從中也可以看出,哪個總統候選人,有怎麼樣的特點。」
23歲的沈智傑認為,新加坡人對總統的傳統印象可能是高高在上,不像是一般人,「我想社交媒體可以讓人看到比較多他們的個人生活」。
陳良瑞則說,完全沒有追蹤各候選人的社交媒體帳號。他說:「因為我感覺,這就是他們仔細打扮、研究後,做出的形象,我感覺沒有什麼用,沒有什麼代表性。」

首投族陳良瑞。(圖:蔡佑霞)
會趁下來幾天再「多讀一下」
而今距離投票日還剩幾天,一半受訪者表示,自己心中已有人選,另外的人則說,將利用剩下的時間做功課和思考,再決定投給誰。
27歲的舞蹈員林妝芸說,自己對選舉沒有興趣,所以沒有關注相關消息,但坦言將會「臨時抱佛腳」,在這期間多留意候選人的動向。「在投票前一天,我肯定會去看一下、聽一下、讀一下。」
陳良瑞說:「主要還是對候選人的過往經歷和言談舉止,看他有沒有實力,有沒有做正確判斷的能力。但是,選舉之前,我肯定臨時還是再補一下(看資料),看看最近他最近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