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於周三(9月6日)下午4時50分起飛,計劃從中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往新加坡的SQ833航班,預計當晚10時20分抵達目的地。然而,這次航班在起飛嘗試後不得不折返到停機坪,因為飛機出現了技術問題。

這架飛機在上海機場停機坪滯留了長達8小時。在這段漫長的等待中,乘客被困在機艙內,空調一度中斷,導致空氣變得悶熱。一些乘客甚至需要使用氧氣面罩來幫助呼吸。
同時,也有一些嬰幼兒不停地哭鬧,使局勢更加複雜。

(機艙空氣循環不佳 乘客需要氧氣面罩進行呼吸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最終,機上的乘客在9月7日凌晨約12時30分左右被安排下機併入住酒店。
新加坡航空公司在回應新加坡本地媒體採訪時表示,確認了SQ833航班在9月6日由上海飛往新加坡的飛行因技術問題而被取消,並對沒有讓乘客更早下機表示道歉。
航空公司表示:「這架空中客車A380飛機在上海浦東機場地面遇到技術問題,由於安全原因,必須在調查問題的過程中禁用地面電源。」
新加坡航空公司表示,受影響的乘客於當地時間9月7日凌晨12時30分下機,並為他們安排了酒店住宿。在飛機滯留在機場期間,新航還提供了餐點和飲料。所有受影響的乘客已被重新安排在9月7日的其他航班上,並已經離開上海。
新航承認,在面臨技術問題時本可以讓乘客更早下機,但他們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了在工程師解決技術問題後更快地繼續飛行。然而,最終問題沒有解決,只好取消了航班。
新加坡航空公司對給乘客造成的不便表示道歉,並表示他們將審查程序,以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新航曾經也發生過一次慘重的空難,相信很多人都記得2000年的一起震驚全球的航空事故,那是新加坡航空公司SQ006號航班的空難。
新航006號航班空難:
誤入錯誤跑道導致嚴重事故,83人不幸遇難
新加坡航空006號班機是一架定期航班,從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出發,經停台北中正國際機場(現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前往洛杉磯國際機場。該航班的飛機型號是波音747-412,機身編號為9V-SPK。
事件發生在2000年10月31日UTC時間15時17分(台灣當地時間23時17分),當時正值象神颱風肆虐,機場遭受強風和豪雨。
當班機準備從05L跑道起飛時,由於大雨導致能見度極差,機組人員專注於應對側風,卻忽略了跑道標誌,同時與塔台的溝通也受到干擾,而且機場的指示設施也不清晰。結果,班機錯誤地滑入了正在進行維修的05R跑道(現為NC滑行道)。
當客機開始加速後,飛行員直到目視到05R跑道上的維修機具時才發現問題,但無法及時停止。班機以超過140節的速度撞上了機具,隨後翻覆並斷成三截,最終發生油箱引燃的粉碎性爆炸。

這場事故中,共有79名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喪生,這是自新加坡航空成立以來的首次致命空難,也是自1997年勝安航空185號班機空難以來新加坡航空集團發生的第二次致命空難。此外,這也是新一代波音747首次發生致命事故,同時也是台灣民航史上唯一一次涉及外國航空公司的致命空難。
在墜機時,飛機上搭載了17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其中包括3名兒童和3名嬰兒。不幸的是,事故發生後,有81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因撞擊而立即喪生,另外兩名乘客在醫院不幸身亡。大多數遇難者都坐在飛機中間部位,這是因為該航班是一次長途航班,攜帶了大量燃料,而飛機的油箱位於機翼和機身中間部分。因此,在撞擊時,中間部分發生了即時粉碎性爆炸,導致坐在這個位置的乘客和機組人員遭受了火災和濃煙的侵襲,使他們不幸被火焰吞噬或濃煙窒息。

最終,在179名乘員中,共有83人喪生,39人受重傷,32人受輕傷,而另外25人倖免於難。此次事故中,還有四名空服員不幸遇難。
在發生事故後,新加坡航空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進行航班調整和改進。首先,他們將原本的「新加坡─台北─洛杉磯」航班代號更換為SQ30,然後又改為SQ28。同時,他們將「台灣桃園─洛杉磯航段」的執飛機型改為波音777。這些變更一直持續到2008年10月1日,當時新加坡航空取消了這一航段。
然而,2021年8月,新加坡航空曾一度重啟了「新加坡─台灣桃園─洛杉磯航線」,並使用空客A350飛機執飛。同時,他們還更改了航班號,從SQ35/6改為SQ35/6。不過,後來這一航線又恢復了直飛形式。
在事故發生時,編號為9V-SPK的飛機並沒有使用新加坡航空標準的塗裝,而是採用了特別設計的「Tropical」(熱帶)彩繪,這一設計是為了慶祝新一代三等機內客艙的設置而推出的。

然而,在對罹難者表示敬意的同時,新加坡航空立即取消了另一架姊妹機9V-SPL上的「Tropical」彩繪,並重新繪製為標準的新加坡航空塗裝。後來,9V-SPL也於2008年末退出了新加坡航空的機隊。
此外,在事故發生後,負責這次航班的正副機長都被解僱,而另一名副機長事後也離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