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對69歲的雜工卓金髮來說,在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找一頓便宜的午飯變得越來越難了,通脹正衝擊著這個全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的平價美食。
從沙爹串到海鮮面,各種餐品的價格在過去兩年上漲了12%以上。國民食物海南雞飯幾年前3新元左右的價格已經成為往事。現在平均價格超過4新元。
「我沒得選,還是得吃飯,」卓金髮說。除了每月約800新元的收入,他可以指望的就是政府的現金補貼。
小販中心被新加坡央行行長稱為關鍵的社會經濟安全網。這裡的日常遠不如好萊塢電影《摘金奇緣》的名場面那麼奢侈,但4/5的新加坡居民每周至少會去一次。
儘管新加坡是世界上百萬富翁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但經濟學家們對收入差距懸殊表示擔憂。最近的研究測算,約三成的工薪家庭收人低於基本生活所需。在這樣的背景下,低價的攤販餐品一直被認為是不可撼動的。
對價格上漲的不滿情緒可能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煩惱加劇,他麾下的執政黨曝出多宗醜聞,包括對一位部長的反腐調查。儘管不太可能有重大動盪,但執政近60年的人民行動黨面臨著微妙的領導人接班時期,2025年新加坡將舉行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