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季度,新加坡裁員人數增多,而職位空缺數量繼續下降,這顯示出勞動力需求的降溫,但同時,勞動力市場也有一些積極的跡象,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保持低位,以及被裁員的居民重新就業的比例上升。
人力部表示,儘管經濟前景疲軟,但勞動力市場在第三季度有所擴張。

圖源:AFP
裁員人數增加,主要由於業務重組
根據人力部(MOM)第三季度的最新勞動力市場報告,新加坡裁員人數從第二季度的3200人增加到4110人,這是自 2022 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增加主要是由批發貿易行業的失業推動的,該行業在第三季度裁員 1270 人,是上一季度的近三倍。人力部表示,這可能與該行業的業務重組和成本壓力有關,其他剩餘行業的裁員數量基本保持穩定。

新加坡2022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裁員情況,圖源:人力部
約61.9%的裁員主要是由於重組, 第三季度更多公司表示,業務和成本擔憂是裁員的原因,這反映了經濟環境的不利影響,以及企業需要調整和適應市場變化的需求。
儘管裁員人數增加,但被裁員的居民(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在六個月內找到新工作的比例卻有所上升,從第二季度的 59.4%提高到第三季度的 65.3%,這說明了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韌性和靈活性,以及政府提供的各種支持和培訓計劃的效果。
勞動力需求持續降溫

圖源:雅虎
第三季度,新加坡職位空缺數量從6月的87900個下降至9月的78400個,這是自2022年3月的峰值以來連續第六個季度的下降,這反映出勞動力需求的降溫,以及企業在招聘方面的謹慎態度。
儘管如此,職位空缺數量仍然高於失業人數,說明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而且有些行業仍然有較強的需求。
第三季度所有職位空缺中近三分之一來自增長行業,包括信息和通信、健康和社會服務、專業服務以及金融和保險服務,這些行業的職位空缺數量都有所增加或保持穩定,反映了它們的業務活力和發展潛力。

新加坡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職位空缺數量和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之比的變化,數據源:人力部
9月份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之比為1.58,低於6月份的1.94,這意味著每100個失業者中,有158個職位空缺,這一比率仍然高於疫情前的水平,說明勞動力市場仍然有一定的缺口,而且有些職位可能難以填補,需要更多的技能匹配和培訓。
就業人數增加,但增速放緩

圖源:雅虎
第三季度增加了 23600 人,增幅低於上一季度(不包括外來家政工的總就業人數),這也是總就業人數連續第八個季度增長,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非居民就業的擴大,而居民就業的增長則較為溫和。
第三季度新加坡人就業人數增加2800人,扭轉了上季度萎縮的局面,增長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包括衛生和社會服務、金融和保險服務以及專業服務,這些行業的就業增長反映了它們的業務需求和對人才的吸引力。
非居民就業繼續擴大,但增速較前季度有所放緩, 這一增長主要來自幾個行業,即建築、行政和支持服務以及餐飲服務,這些行業的就業增長反映了它們的勞動力密集度和對外來勞動力的依賴性。
人力部表示,自 2022 年第三季度以來,建築業增長放緩,這可能與建築項目的延遲和完成有關。
失業率保持低位,但長期失業率有所上升
十月份失業率仍然很低, 總體失業率為1.9%,居民失業率為2.7%,公民失業率為2.9%,這些水平與上一季度相比沒有明顯的變化,也低於疫情前的水平,這說明了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穩定性和韌性,以及政府提供的各種支持和援助計劃的效果。
然而,居民長期失業率從六月份的八年低點0.5%上升至九月份的0.7%,這意味著有更多的居民在失業六個月或以上後仍然沒有找到工作,這與經濟結構轉型和技能缺口有關,也與一些居民的就業期望和選擇有關。

新加坡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失業率和長期失業率的變化,數據源:人力部
人力部表示,居民長期失業率較新冠疫情前平均水平的上升「值得密切關注」,該部將繼續監測這一趨勢,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培訓,幫助這些居民重新就業。

圖源:雅虎
人力部表示,雖然勞動力市場繼續擴張,但就業增長速度與一年前相比有所放緩,經濟逆風將繼續影響勞動力市場的未來,尤其是一些受新冠疫情和全球貿易緊張影響較大的行業,如製造業、批發貿易和運輸。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政府鼓勵僱主和工人充分利用現有計劃,在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保持競爭力和彈性,「我們鼓勵僱主繼續推進業務轉型,並為員工提供擴大或重新設計的工作角色的培訓,鼓勵員工繼續提高技能並對新機會持開放態度。」人力部說。
政府也將繼續提供各種支持和援助,如就業和技能中心、職業轉換計劃、就業補貼和培訓津貼等,幫助僱主和工人應對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此外,政府也將繼續推動新加坡的經濟多元化和創新,開拓新的增長領域和機遇,為新加坡的勞動力市場帶來更多的活力和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