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樣的工資絕不是人生的終點,願意暫時蟄伏在這樣收入水平的位置上,只是為了等待更好的機會跳槽、或者找到自己可以提升薪水的新渠道。
之後這個小姐姐也發現了可以新增收入的副業,並一步一步慢慢存下了更多的錢。
在網絡上有很多很多人鼓吹,新加坡家庭收入不足1萬新幣就不要考慮拖家帶口一起過來,一定會陷入困境;甚至就算收入達到了1萬新幣一個月,日子也過得捉襟見肘。
真的是這樣麼?
一位小紅書的網友列出自己一家三口,在新加坡月開銷5000新幣,也能過得不錯的具體開支:

圖源:小紅書@唐傑
這位網友在文中很真誠地說:
「網上有不少帖子說,在新加坡生活麼給月需要上萬新幣,真的嚇壞了很多打算移民的人。」
「但其實,移民生活並不一定非要追求『精英生活』。無論是剛到新加坡還是長期定居,生活品質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來調整,做到舒適且平衡。」
這位暱稱唐傑的網友有一個四歲的孩子,孩子上的是工會學校,學費在1177新幣/月,雖不是那些動輒2500新幣/月的私人學校,但也比最低幾百新幣/月的childcare要質量更高。
他們租的是公寓,當然是為了享受更完善的設施和安全的門禁物業;但並沒有選擇很大的房子,而是1室一廳,因此每月花費在2500新幣/月。
三個人的餐費加起來一共為1040新幣/月,包括每周外出改善一次伙食,從這個價格來看完全可以做到營養均衡,也能偶爾調劑自己的生活。
其實這樣的支出才是新加坡大部分拖家帶口的打工人的常態——租個可以負擔的屋子、上個不算太差但也不追求頂級的學校、不供車、在家開火煮飯……
或許有人認為這只是「活著」,但生活在那裡都先從「生存」開始,然後享受一家天倫的親情,然後慢慢一起一步一步打拚,在這個階層站穩腳更積累財富再往上攀登。

示意圖
拋開那些因為各種各樣原因返貧的家庭,或者晚年無力改變自己生活的老人,在新加坡很多人其實仍然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態。
在網友抱怨自己收入低廉的帖子下面,更多熱心網友積極提出人生的建議:
1、不要放棄學習額外的技能,或許你就可以從原有的低收入行業找到更高收入的工作
2、很多回報低廉的行業,其實都擁有相對輕鬆的工作或靈活的時間,足以讓你找一份額外的副業,或許能發現新的一片天空。
3、不要害怕跳槽,只有跳槽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或許你會發現,你的價值遠比現的更高。
4、改變你的性格,或許你沉悶不善言談,或許你不願和他人合作,只有改變自己的性格,才能適應更多的工作,找到更高薪水的職位。
5、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不要氣餒,誰不是從低廉薪水開始一步一步往上走的呢?積累經驗,多抓住機遇,很快你也可以實現你的收入飛躍。
希望每個在新加坡生活的人,都能通過自己的雙手一步一步打拚出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