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新加坡59歲生日,迎來了新總理上任以來的首個國慶獻詞。
在這次的國慶獻詞中,黃循財總理重點談到了,生活成本、通脹、住房、創業、機遇、挑戰、未來...由他領導的政府將與新加坡人攜手,打造一個更美好的新加坡。
在一個快速變化和動盪的全球環境中,新加坡政府如何增加投資來加強社會援助系統,給予那些趕不上時代步伐的人、年長者,及夾心層更多援助。

抗通脹,保持生活成本穩定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首次國慶獻詞中表示,「我們無法控制全球物價。但我們能夠並且已經通過保持新元持續升值來保護新加坡人免受全球通脹的影響。」

雖然大多數人工資預計會上漲,但中低收入的人仍然可以獲得CDC代金券、現金補助和水電費回扣等,幫助人們緩解通脹的衝擊。
新加坡政府給每戶家庭今年6月底先發放300新幣鄰里購物券,明年1月再獲得300新幣,總共有140萬戶新加坡家庭獲益。
另外還有超過95萬新加坡家庭將獲得額外一次性水電費回扣和雜費回扣。
年可估稅收入不超過10萬新幣,並且擁有不超過一套房產的新加坡成人會獲得200-400新幣的補助。
人人都要有房
黃循財總理在國慶獻詞中還提到,「10 月份,新加坡建屋局將推出新標準、升級和優質框架下的首批公寓。新加坡始終踐行居者有其屋的承諾,一定要讓新加坡的住房對所有人都是可負擔和公平的。
新加坡從1964年實施「居者有其屋」計劃以來,政府規定建屋局不以盈利為目的,經營虧損的部分都由政府補足。現在80%以上的新加坡人都住在政府的組屋裡。新加坡政府可以很自豪地宣布,新加坡已經成為一個人人都有房的國家。

為了更好地滿足新加坡人對組屋的需求,建屋局還對組屋加入了更多基礎設施的設計開發,如進行大面積的綠化工程,以及改善組屋外觀,增加公共空間,讓組屋成為新加坡人的安樂窩。
機遇與挑戰,新的未來...
黃循財總理表示:新加坡作為經濟發達體,不能期望像以前那樣快速增長了。但是我們仍然必須通過創新和提高生產力來追求經濟增長和升級。
為了給新加坡人創造新的機遇,政府一直在投資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等研發、新的技術。
過去一年中,許多跨國公司在新加坡開設新的工廠。在最近幾周與跨國公司的CEO見面會談中,他們都表達了對新加坡的信心。

華爾街日報官宣要把亞洲總部從香港搬來新加坡;
蘋果官宣投資超過2.5億美元,擴充在宏茂橋的設施園區;
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2023年官宣,亞洲總部要搬來新加坡;
谷歌公布在新加坡投資累計達50億美元;
德國西門子宣布向新加坡投資2億歐元建新廠;
渣打銀行宣布在新加坡設立首家全球基金管理公司。
黃循財總理說,「世界正在發生巨大變化。「許多國家的政治形勢發生了惡性轉變,使我們所有人更加難以應對緊迫的生存危機,尤其是氣候變化。」
這個新世介面臨的挑戰是「艱巨的」,而且沒有快速簡便的解決方案,也沒有可以參考的模範答案。
黃循財總理表示,「問題越大,我們迎頭解決、化弱點為優勢的決心就越大。」
59年來,新加坡從一個謀生手段微薄、難以自保的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運和空港之一,也是最宜居、最安全、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新加坡鼓勵和支持每個人努力工作,充分利用現有的支持,竭盡全力在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並為家庭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