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位於赤道上的小島,根本就沒有獅子,卻為何被稱為「獅城」呢?
名字來源於一個傳說,當時蘇門答臘的一個王子乘船來到這裡遊玩,看到了一個黑頭白胸的怪獸,當地人告之為叫「Singa」(獅子)。
後稱此地為「Singapura」,即為「新加坡」之稱(也稱「獅城」)的來歷。

新加坡魚尾獅雕塑
新加坡的中文國名「新加坡」,源自於閩南語對於英語名稱「Singapore」的音譯。
畢竟最早來到新加坡謀生的華人,以福建閩南人居多。
因為新加坡面積太小,所以很多華人也稱新加坡為「星洲」、「星加坡」等。意思就是和星星一樣小的地方。
一直到今天,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地區的最大中文報紙就叫做《星洲日報》。

星洲日報的刊頭標題,由蔣中正題寫
新加坡面積確實很小,全國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只有上海市面積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且超過五分之一的面積還是填海填出來的。
明朝的時候,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在今天,淡馬錫控股公司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國有投資公司。
1819年,任職於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史丹福·萊佛士與柔佛蘇丹簽訂條約,獲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

新加坡萊佛士的塑像,位於新加坡河邊,是當年萊佛士登陸新加坡的地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