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養老聖地,擁有著全球最佳醫療技術水平的新加坡,癌症發病率激增,平均每天44人確診、16人癌逝。
男性的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普遍比女性高,但差距已逐年縮小。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根據癌症註冊局過去三年發布的數據,都高居前三。

(圖:來源自網絡)
癌症發病率上升是已開發國家普遍出現的問題,尤其當人口迅速老化。隨著人們的飲食包括更多加工食品及紅肉等,以及更少運動,大部分工作從體力活轉為腦力活,肥胖率攀升,也會提高結腸直腸癌等的發病率。
近日,新加坡癌症註冊局公布的2020年最新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20年,新加坡有8萬零753人患癌,男性3萬9393人,女性4萬1360人。
另有2萬8926人不敵癌症逝世,男性1萬5894人,女性1萬3032人。這相當於每天有約44人確診癌症,16人因癌症喪命。
整體而言,過去50多年,新加坡人口年齡標準化的癌症發病率明顯上升,從1968年至1972年每10萬名男性有228.3人患癌,上升到2016年至2020年的237.1人。
女性發病率增幅更顯著,從每10萬名女性有155人發病,激增至236人。

(圖:來源自網絡)
癌症死亡率方面,男性呈下降趨勢,從每10萬名男性有121.8人死亡,減至90.5人。女性死亡率則相對平穩,從每10萬名女性有67.5人死亡,微跌至63人。
男性與女性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差距逐年縮小,主要是因為以往致命率較高的男性癌症如肺癌,已被致命率相對較低的結腸直腸癌和前列腺癌「抵消」。
新加坡人生活和飲食習慣改變,紅肉攝取量提高,體重超標的問題也更普遍,導致結腸直腸癌這類消化系統癌症的發病率升高,成為新加坡第一高發癌症。從2016年至2020年,有6513名男性和5364名女性罹患結腸直腸癌。
更多女性遲育或不育,哺乳期縮短,也無形中增加了雌激素分泌引髮乳癌的風險。這與消化系統癌症發病率上升,構成疊加的傷害。
乳癌是新加坡女性最常患的癌症,占女性癌症病例近三成,五年內有1萬2303人確診;尤其是40歲至49歲女癌症病患,有近半數罹患乳癌。

(圖:來源自網絡)
按年齡來看,男性確診癌症的年齡中位數,從1968年至1972年的59.6歲,上升到2016年至2020年的68.1歲;女性則從57.3歲增至63.3歲。
年輕病患比率下跌,年長病患比率也相對提高。報告指出,由於人們預期壽命延長,預計更多人能活過80歲,這也正是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年齡層之一。

圖片來源網絡
數據顯示,癌症患者在確診後的五年,存活率從2013年至2017年的56.1%,上升到2018年至2020年的58.5%。
其中,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五年存活率是常見癌症中最高的,超過95%。存活率最低的是胰腺癌,僅約13%。
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生長速度慢,轉移能力低,通過外科手術根治易如反掌。相較之下,胰腺癌的細胞分化導致生長速度快,轉移能力高,再加上胰腺癌的生長位置靠近腸系膜動脈,很難通過手術切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