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人數眾多,卻不代表新加坡已經做到群體免疫。
事實上,衛生部長已否決了這個可能!
甚至早在8月1日時,王乙康部長也不避諱,公開講新加坡實際上可能60%的人都得過新冠。

圖源:海峽時報
這種大局面下,近期越來越多人反應新冠的後續相關問題。比如,康復後復陽、反覆感染、新冠後遺症等等。
新加坡有人在疫情爆發後年年中病毒,如此反覆感染到底有事沒事?
鍾南山團隊最新研究! 為什麼有人新冠康復後復陽?
咱們來看下中國的本土研究。
廣州國家實驗室鍾南山院士團隊跟其他團隊聯手,近期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發表最新研究論文。↓

新論文
主要探討這個核心問題:
明明新冠病例已經康復出院,為什麼在後續核酸檢測中還會出現陽性結果?
復陽跟新冠變異毒株有沒有關係?
為此,研究人員找來837個出現新冠復陽的人展開調查分析,這些人當中廣州本土病例158個,輸入型德爾塔病例679個。
結果發現,感染德爾塔毒株的人復陽率更高!
累計有514個德爾塔病例康復出院後,核酸檢測復陽,占全部病例的61.4%!
而2020年新冠大爆發之初,原始毒株感染者的復陽率僅7.2%。
整體而言,新冠復陽者轉陰更慢!

其中,95%本土病例的RNA轉陰時間需要21天。45%病例的病例轉陰需42天。
也就是說,新冠康復者如復陽,需約一個月時間才能完全清除體內的病毒殘留,獲得核酸陰性結果。
從上述發現來看,復陽率跟毒株似乎撇不開關係。
除了病毒毒株,國內著名呼吸病專家認為,復陽還有2種可能性:
①康覆核酸檢測「假陰」
②極短時間內發生二次感染
咱們先來看第一種。
復陽原因一:體內病毒殘留,出現「假陰性」

圖源:海峽時報
復陽期間,人體內的病毒核酸載量首先明顯下降。
其次,殘留的病毒經細胞培養實驗時發現,也沒有分離出活病毒。
這說明復陽患者體內檢測出來的所有病毒,其實都是「死病毒」。
沒有活性,意味著病毒無法在體內完成複製擴散,不可能把病毒全基因序列擴增出來,都是片段。
但這些碎片病毒也不可小覷,它決定檢測結果。
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最新規定,「復陽患者」Ct值≥35 時,無需管理和劃定密接者。
反之如果低於35,就得「特別關照」一下。(*這一點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在新加坡檢測陰性,回國卻陽性的情況。)

圖源:today
那麼復陽後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嗎?
是不是也會重複第一次陽性感染的症狀?
研究團隊發現:復陽患者基本不會出現更重的症狀。
在實驗的289個復陽患者中,僅19人出現偶爾咳嗽、需咳痰、喉嚨不舒服、常感到疲倦等常見症狀。
綜上所述,如果康復後復陽的人,不必擔憂身體條件。不需要住院治療,引起傳播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圖源:SCMP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本身體就有其他疾病史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的人,做不到快速恢復。
比如老年人、腫瘤、癌症患者(處於免疫抑制狀態)等,因免疫低下,病毒清除過程就比較慢且耗時間。
如果沒有額外使用抗病毒藥物,那麼病毒可能會在體內殘留很久。
接下來咱們來看新冠感染後復陽的第二種可能。
新加坡有多少人反覆確診?
疫情爆發後,他年年中新冠
復陽原因二:極短時間內再次感染新冠。
這種情況不多,但確實存在。
比如下邊這個新加坡小夥伴,她的情況就是感染新冠第8天,用抗原快速自我檢測又陽性了。

圖源來自🍠@anticube
她懷疑有可能是因為同住者感染,所以在極短時間內,陽-陰-陽。
跟上述小夥伴有多少同樣經歷的人數,新加坡官方暫無統計。
也有可能是算不過來,網友們聊天調侃,現在在新加坡都是「陰性在家隔離,陽性出門辦公。」
從這個8月起,反覆感染新冠的人,如有去診所報備則也會被計入新加坡每日病例數據統計中。
所以到底有多少人,是第一次感染,還是反覆感染,衛生部沒有透露具體信息。
不過偶爾也有人曝出自己的經歷。

圖源:istock
新加坡男子A.Tan,醫療行業工作者,今年29歲。
從新冠大爆發開始,第1年中新冠原始毒株,第2年中德爾塔,今年中奧密克戎!
2020 年3月,當時新加坡病例總數900起左右。約阻斷期開始前一周,他感染了。
開始發燒和咳嗽,被送到醫院( Mount Alvernia Hospital)隔離。
沒想到進了醫院,一住就是兩個月。他年輕,身體健康,新冠症狀在住院第五天就差不多消退了。
可問題在於,即便症狀消退,他的核酸檢測結果卻連續61天都是陽性!
於是他一直在醫院病房裡熬著,這次體驗足以讓他刻骨銘心。
當時的他完全沒料到,已經中了一次,在第二年還會繼續感染。

圖源:海峽時報
距離首次感染18個月後,他發現自己又開始喉嚨痛、發燒和咳嗽。2021年9 月27日,他的核酸檢測結果又陽了。
「當我再次感染時,我有點震驚。我與感染者沒有任何接觸。我媽媽又哭了。她不知道二次感染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像骨痛熱一樣,情況會不會很嚴重?」
這一年,新加坡已經開始落實居家康復措施。
於是,他在家中隔離了10天,新冠症狀只持續了2天。到第10天用抗原快速檢測 (ART) 檢測結果也轉了陰性。
但下一輪新冠還在等著他。

圖源:reuters
距離第二次感染5個月後,2022年的2月25日,他又陽了。
但這一次,他的新冠症狀持續時間更短。只是出現喉嚨痛,幾乎一夜之間就好了。
對於自己的三次中招經歷,A.Tan表示很無語,「非常不幸」。
「第二次感染後,我就在想感染幾率到底有多大?
第三次感染的時候,我就想這到底怎麼回事?」
讓他迷茫的原因還在於,2021年2月他就已經打完2針疫苗,2022年1月又打了第三針。
不過結果好就行,他雖感染三次,但次次有驚無險。
一般情況下相隔多久會再感染?
關於間隔多久感染一次,總理夫人何晶曾引用一篇新聞《新冠免疫力能維持多久...》提到:
有人間隔20天二度感染新冠。

帖文內容提到:
奧密克戎毒株很不一樣。即使感染同為奧密克戎的變異株BA.1,還是有患者在康復的20天後,又感染了BA.2毒株。
據早期結論,感染過一次新冠病毒,有效保護將維持1-3個月。
但現在情況變了。因為新冠變種頻繁更新,尤其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出現,導致這個預期時間再次被縮短。

上述的20天感染第二次新冠可以屬於個例,但澳洲確實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免疫保護期,已從12周驟減為28天。
澳洲多地已根據這個新發現重新調整病例統計策略:
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如在痊癒後28天再次出現一些類似症狀,就得重新做新冠檢測。
若結果呈陽,那麼這部分人將再次被計入新病例數據。(新加坡現在的病例也有計入重複感染人數)


而一個人,或者一個新冠痊癒者,會不會重複感染新冠,再次感染新冠跟第一次康復間隔多久,最關鍵的是這一點:
先前感染新冠的症狀程度,將影響到人體免疫系統於之後暴露在病毒環境下會作何反應。
英國在6月底發布一項大型研究調查結果,數據來自 2020年7月2日到2022年6月4日感染新冠的人。

有以下幾個關鍵發現↓
① 從病毒來看:奧密克戎大流行下,相比德爾塔時期,發生反覆感染新冠的風險高出7倍。
② 從年齡來看:重複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為年輕人>年齡較大的人。
③ 從疫苗接種狀態來看:未接種疫苗的人,比已接種疫苗的人更容易重複感染新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