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祿車(Milo van)相信是許多新加坡人學生時代的回憶,但美祿是新加坡品牌嗎?(海峽時報)
作者 許耀泉
進入正題前,先來一個小測試:
你說得出以下品牌的原產國嗎? Urban Revivo, Superdry, BritishIndia, Bata, Milo(美祿) 跨國品牌一般採取本土化或國際化的策略,迎合當地顧客的需要,或打造出與原產地截然不同的形象,吸引國際顧客群。
這兩種不同的策殊途同歸,除了銷售數字,一個另類的成功指標或許是消費者得知原產地之後有多驚訝。
那以上幾個品牌又來自什麼讓人意想不到的國家?我們逐個來看:
Urban Revivo: 歐洲?

(Urban Revivo 臉書)
Urban Revivo除了服裝設計讓人感覺時尚,時裝照的風格都很國際化。對紅螞蟻這個時裝界的門外漢來說,它的產品跟Zara和H&M等國際品牌類似,所以......它是歐洲品牌嗎?
錯!Urban Revivo中文名稱是快尚時裝,於2006年在中國廣州創立。據報道,負責其產品設計的,包括知名設計顧問公司和一支買手團隊。
怪不得一家網絡媒體這樣形容它:
「Urban Revivo是中國最不為人知的秘密(Urban Revivo is China’s best-kept secret)」。
Urban Revivo在新加坡共有三家分店,2016年開張的來福士城旗艦店也是它第一家中國境外的門店,泰國、菲律賓、倫敦、上海和廣州都能找到它的蹤跡。
Superdry: 日本?

(Superdry臉書)
「極度乾燥」這四個中文字,配搭一些日文字樣,相信讓許多人誤以為Superdry是個日本品牌。
但是,懂得日語的人會發現,「極度乾燥」背後的日文有時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似乎是機器翻譯的結果。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Superdry受歡迎的程度,畢竟它是一個英國品牌,還這樣形容自身產品的風格:
「以英國風格融合美式復古元素和帶日本風的圖像」 注意了,是「帶日本風的圖像」(Japanese-inspired graphics),所以即使其產品上的日文錯誤百出,也似乎沒影響到他們全球500多家分店的生意。
BritishIndia: 英國?印度?

(BritishIndia臉書)
BritishIndia無論是服裝的設計或店面的裝潢,都透著濃厚的殖民地風格,搭配點印度的異國風情,容易讓人以為它是來自印度或英國的品牌。
但它卻是1994年在鄰國馬來西亞成立的品牌,創辦人劉佩(Pat Liew)接受馬國媒體訪問時也透露,她當年是為了「出一口氣」才創辦這個品牌的。
就這樣,BritishIndia在4個國家開設了40家分店,去年11月也在新加坡的加冷娛樂廣場(Kallang Leisure Park)開了分店。
Bata: 新加坡?

家長帶孩子到裕廊IMM商場的Bata鞋店選購校鞋。(聯合早報)
新加坡蟻粉最熟悉的Bata產品,或許就是他們的白色校鞋。開學前到Bata鞋店買一兩雙白鞋,相信也是許多新加坡人的回憶。
新加坡多家購物中心也都能找到Bata的蹤跡,它是新加坡品牌嗎?
歷史悠久的Bata,原來是在1894年的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成立的,1931年8月才進軍馬來亞,在當時還沒獨立的新加坡開設第一家分店。
套Bata網站的一句話:
「Bata新穎的國際生產結構讓遍布全球的Bata工廠滿足當地客戶的需求,因此我們很榮幸成為新加坡的『本地企業』,在這裡擁有超過40家分店。」
Milo(美祿): 新加坡?
美祿相信也是另一個大家印象深刻的產品。
早餐時一杯美祿搭配麵包、生病時來點餅乾沾美祿、天氣冷的時候泡上一杯......一些學校的運動會可能還有美祿車出現,吸引一大票同學往它衝去呢。
它在咖啡店和小販中心還有一個代號:「tak giu」(福建話「踢球」的意思),因為其包裝經常以足球員等運動員為設計。

「Gao kosong」口味的美祿。(Nestle提供)
美祿近年來還推出了本土風味濃厚的「Gao kosong」(濃厚無糖)口味,迎合本地顧客的味蕾。
這麼本土化的產品,最初原來是在1931年,出產於澳大利亞!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市場銷售的美祿,如果帶著」Made in Singapore」字樣,就是在美祿設於裕廊的工廠製造的。 (南洋理工大學的學生是不是立刻聯想到每次在文禮地鐵站下車,經常聞到的巧克力氣味呢?)
然而,本地一些超市也向澳大利亞直接進口當地製造的美祿。
至於哪一個國家製造的美祿比較好喝,那就看大家各自的喜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