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仍然是外國人的旅遊熱點,截至6月9日,共有43家網站提供收費電子入境卡服務,比去年10月的26家增長了近70%。網絡安全專家認為,一些網站可能只是想作為中介賺錢,但如果他們隨意提供個人信息,乘客的身份可能會被騙子或洗錢所利用。
去年年底,電子入境卡(SG Arrival Card)取代了紙質「白卡」。除通過陸路檢查站入境的當地居民外,所有通過海陸空檢查站入境的乘客都必須在抵達日期前一天或三天提交電子入境卡,以申報旅行記錄和其他動態信息,以防止黃熱病和中東呼吸綜合徵等傳染病在當地傳播。
移民局官網或申請表上填寫是免費的,只需要3到10分鐘

隨著疫情爆發後邊境的重新開放和旅遊業的復甦,越來越多的遊客往返於獅城,對電子入境卡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一些商業機構或網站正乘勢而上提供填表服務,費用從20多元到100元不等,還有一些還提供不同語言的24小時諮詢服務,聲稱要確保乘客信息的正確性。然而,新加坡移民和檢查站管理局網站已澄清,通過官方網站或移動應用MyICA填寫電子入境卡不僅是免費的,而且只需3到10分鐘即可完成。
台灣媒體TVBS新聞頻道周五(6月16日)報道,一名「旅行達人」衛斯理近日因填寫電子入境卡網站輸入信用卡信息,差點上當並被盜刷。最初在谷歌搜尋引擎上尋找「新加坡入境卡」。他沒有注意,點擊了第一個搜索結果,然後被重定向到一個非官方網站。他指出,該網站與填寫移民局官網所需的個人信息基本相同,但最後一步要求他用信用卡付款,他對此產生了懷疑,並發現該網站是頂級「贊助商廣告」。「網站詢問了信用卡的最後三個號碼,我發現這是一個詐騙集團,因為進入新加坡是完全免費的。」
最安全的方法是直接訪問移民官方網站

網絡安全公司Centre for Cybersecurity總裁蕭逸哲受詢時說,這類網站不一定都會行騙,有的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收費,意味著他們無法獲得信用卡資料,收費後確實會幫忙代填。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仍可利用隨手可得的名字、護照號碼等個人信息,個人資料有泄露的風險。
電子入境卡目前提供12種語言,即英文、華文、馬來文、孟加拉文、荷蘭文、法文、越南文、印度文、淡米爾文、泰文、日文和韓文版本。
*部分段落或圖片轉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