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Dai Yuwei
生日:2002年12月07日
學校:新加坡史丹福美國國際學校
「我在史丹福國際學校的留學歲月」
留學印記
掐指一算,來新加坡留學已經兩年多了。在這兩年裡,我度過了人生的第三個階段——初中。回憶這兩年的時光,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每天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管是學習、生活,文化還是交際,似乎一切就像發生在昨天,歷歷在目。
每當遇到各種坎坷,我都會努力地走過去,想想還是寫下來吧,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留學故事。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來過新加坡,對新加坡也沒有了解過多,唯一聽到的最多的就是新加坡非常的乾淨。
記得到新加坡的第一天已經很晚了,為了不打擾公寓寢室里的學姐們休息,我也就先睡覺了。
第二天,曾阿姨(生活後勤老師負責學生的飲食起居)就帶著我去了附近的購物中心(Serangoon Nex),告訴我如何坐公交、地鐵,也告訴我在哪裡打車。

進了學校之後,我才發現周圍70%的同學英文都很好,很多都是來自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和他們比起英語,我漸漸覺得自己還是弱了點兒,但如果連他們都比不過肯定考不過AEIS的,這也點燃了我要努力考進政府學校的念頭。
剛開始的前幾周還覺得幹勁十足,但是到了後來連書都不想碰一下。每天完成老師的作業和補課的任務之後,我就開始放鬆自己。
就這樣慢慢的,我覺得自己學的越來越少了,沒有剛開始努力了,心裡有點後悔了。在考試前一個月,我又進入了備戰模式,但是畢竟還是晚了。
所以,沒能考上公立學校我覺得是挺遺憾的。

之後我選擇了國際學校,在自己的努力下還是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現在看來,努力是最重要的。於是我又開始了新的一段學習旅程。在學校開學的前一天,我的心裡是很忐忑的,又期待又緊張,期待著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和同學,緊張著即將面臨的各種問題,挑戰和考驗。

學校是全英文授課,那時的我幾乎是懵的,一節課下來幾乎只聽得懂20%。當自己真的親身經歷了這一切,發現自己像學的假英文,聽著那些美國人說著英語侃侃而談而自己只會那些最基本的日常用語,才知道了自己和別人的差距。
在上數學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所以和他們比數學肯定我更好。但是老師讓我們做題時,卻有很多的詞彙看不懂,看不懂自然也就做不了。
一天下來,我才真正的明白了留學其實是比在國內更辛苦,比在國內更需要刻苦用功。
從那時起,我每天想的不再是周末去哪兒玩,而是周末我可以怎樣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語。我用了一學期的時間了解了學校的教學模式,這樣我能更好的幫助到自己,也讓自己融入到了學校里。

我剛開始在這個學校讀的是7年級下期,很快的就到了8年級。在開學後的一周內,我就已經快速的適應,習慣和了解了所有的課程和新的同學。
在8年級的這一整年的學習過程中,我的英語進步了很多,成績也比7年級的時候高很多。
在8年級里,我的數學每一次的考試都是滿分而且還參加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得了銀獎,我有5門課程(一共8門課程)的總分達到了6分及6分以上(滿分7分),進了學校的優秀學生名單還上了榮譽榜。
8年級的我也出了EAL,參加了很多CCA,這是豐富多彩的一年。

現在的我剛上9年級,進入了高中階段,我會即將開始新的學習旅程。我會在這一年裡有更大的表現和進步,我會努力拿更多的獎狀和證書,我也會腳踏實地的走好以後的每一步。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相信自己擁有無限的潛力,只要你有一刻渴望成長,它就會支撐著你開花結果。
轉載自搜狐《人在坡島 | 我在史丹福國際學校的留學歲月 》
新加坡美國國際學校
新加坡美國國際學校(簡稱SAS),於1956年創辦,是世界上最大,最具多樣性和學術創新性的國際學校之一。學校一直致力於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習環境來吸引全球各地的學生,並努力為學生開拓國際視野。學校完全沿襲美國教學體制和大綱,保證學生即使不在美國本土也能接受到正統的美式教育。SAS是被美國國務院海外學校辦公室所認可和WASC認可的世界上最大的single-campus國際學校。

新加坡美國國際學校提供幼兒園、小學、中學和高中不同階段的課程,學校的老師百分之68以上都是擁有碩士或以上的學歷文憑,百分之七十的教職人員是來自美國,他們都是擁有很多年的國際學校教學經驗的。學校另外一部分的老師是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加坡等國家。美國國際學校的老師是學校強有力的後盾之一,學校的老師也是非常活躍的,除了給學生教授高質量的課程之外,還會積極參與辯論賽、體育活動、贊助俱樂部以及課外活動,學校老師的活躍也會帶動學生的積極性。SAS是新加坡最早的非營利性國際學校之一,在國際家庭中一直享有很高的聲譽。SAS學生主要是美國, 這裡對名額的需求很高,學生們被承諾「具有國際視野的典型美國教育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