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35歲中年危機一說!特別是網際網路行業更甚,這就有了網際網路行業出道即巔峰的說法!
35歲以後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那麼新加坡的科技新貴們呢?
35歲以下確實被首先開刀的對象!

(圖:來源自網絡)
從2022年7月至11月中,新加坡人力部接到科技公司裁退1270名新加坡員工的通知。
其中:八成屬非技術工作崗位如銷售、營銷及企業職能。七成的被裁員工年齡在35歲以下,這和資訊與通信領域本地雇員的低年齡中位數情況是一致的。
資訊與通信領域的全職雇員薪金近年來也持續增加,每月總收入中位數從2017年的5700新元(人民幣約28500元),增至2021年的6100新元(人民幣約30500元)。
去年接受負責任裁員和促進就業特別工作組(RTF)援助的資訊與通信領域被裁本地員工中,七成在6個月內找到新工作。

(圖:來源自網絡)
實際上,新加坡資訊與通信領域的就業情況穩定。2022年上半年,該領域職位空缺持續增多,相較2021年12月的1萬1100個空缺,同年6月則增多了1000個;比起2020年6月的3800個職位空缺,多了三倍。
新加坡整體經濟環境具有聘用被裁退員工的能力。其他領域如包括本地銀行在內的金融服務業,都在招聘技術人員。
過去五年,資訊與通信領域的就業居民人數穩定增加,從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平均每年增聘8100名員工,截至2022年6月,該領域聘用的本地居民為13萬6100人。
相比之下,過去五年該領域的裁員人數相對較少,平均每年裁退790人。根據現有的勞動力市場數據,2022年上半年,該領域被裁退本地員工為260人,但受聘人數則增加了7000人。

(圖:來源自網絡)
被裁來的得很突然
2022年9月初收到人力資源的裁員通知時,一名大廠員工的第一反應是驚訝。雖然他加入這家科技公司做數據工程師不到一年,但他自認工作表現突出,而且資歷尚淺,薪水並不高。
「就算是公司降低成本,也應該從薪水高的員工開始。」他想不明白為什麼是自己被裁。
另一名員工在2022年9月得知被裁時,同樣感到難以置信。他當時任職於電商平台蝦皮的供應鏈部門,覺得自己屬於比較核心的部門,不會被請走。
這不只是發生在新加坡的情況,2022年全球共1021家科技公司裁員,被裁員工人數超過15萬人。
龐大的數字背後,從原本獲得羨煞旁人的科技公司就業機會到瞬間失業,這些被裁的科技公司員工經歷了什麼?
2022年6月以來,蝦皮就傳出裁員和取消錄用的消息。之後的9月和11月,還有兩次規模較大的裁員。蝦皮在波蘭的站點於2023年1月13日正式關閉,意味著蝦皮正式退出歐洲市場。
對於新加坡員工來說還好,但是對於外籍員工來說就有很多麻煩。由於他們領的是就業准證,被裁員意味著就業准證取消後,只能在新加坡多待30天。尋找工作期間,沒有收入,就要承受雙重壓力,既要面對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費,又得四處求職。
隨著科技業的大環境變差,越來越多人遭裁退,他們還要與市場上的其他求職者競爭。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圖:來源自網絡)
對於很多人來說,找新工作的壓力不是來自時間,而是要面對市場的競爭。投出七八十份履歷,最後只獲得約個位數的面試機會是常事。
由於應徵同一個職位的人很多,即便通過了前幾輪面試,在拿到正式錄取通知前,也不敢有絲毫放鬆。
相對於外籍員工來說,新加坡人的學歷比較受到認可,而且也不須要考慮就業准證的問題。也有一些員工放棄了在新加坡的機會,放眼全球,尋找亞洲甚至北美的工作機會。
但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寒冬還在持續,科技巨頭微軟和亞馬遜2023年1月分別宣布再裁1萬人和1萬8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