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和文化發展研究部部長李建偉在出席公開活動時提出,「要儘快研究出台遺產稅,弱化財富兩極分化走勢及其代遺傳對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的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於每日經濟新聞
雖然中國目前並未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也從未發布遺產稅和贈與稅相關的法律或立法草案。但是長期以來,國內關於遺產稅和贈與稅的討論一直未間斷過,尤其是從國家開始倡導「共同富裕」以來,大家對此的關注更加密切。
那麼什麼是遺產稅?贈與稅又是什麼呢?與國內對比,新加坡是否有這樣的稅呢?
01 遺產稅和贈與稅
遺產稅(Estate Tax/Inheritance Tax),是以財產所有人死亡時其所遺留的財產為徵稅對象,通常向被繼承人的應稅遺產或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徵收的稅。
贈與稅(Gift Tax)通常與遺產稅共存,通常適用於各種財產的無償轉讓,用於堵塞通過贈與方式規避遺產稅的漏洞,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和所得稅形成相互作用和平衡。

遺產稅和贈與稅作為稅收政策,能夠一定程度上抑制傳承中財富的不斷累積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的現象,有利於促進再分配的公平性。同時,合理的制度設計,也能進一步激勵個人公益性慈善捐贈。除此之外,相關政策在鼓勵遺產繼承人、受遺贈人/受贈人繼續努力工作創造價值方面也能起到積極作用,整體而言也能改善國家財政狀況。
02 徵收情況
儘管新加坡在2008年已經廢除了遺產稅,但在世界範圍內有100多個國家(地區)仍在徵收遺產稅和贈與稅,包含多數已開發國家。綜觀而言,遺產稅的徵收形式有如下基本信息:
遺產範圍
包括銀行存款、現金、股票、證券、古玩字畫等動產、不動產、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等。同時給予特定資產以免稅或稅收優惠待遇,例如人壽保險、個人養老金等。
徵稅方式
主要有三種,總遺產稅制、分遺產稅制和兩者的結合。總遺產稅制是指先交稅再分配稅後遺產,分遺產稅制是指先分配遺產再徵稅,兩種稅制綜合下則一般會先徵收總遺產稅,再對繼承人分得的遺產份額徵收分遺產稅。
稅率
各國主要是以累進位和比例制為計算依據,比例約在20%-50%。

圖片來源於網絡
贈與稅
通常情況下,贈與稅作為遺產稅的補充,在一些國家贈與稅免稅額度會和遺產稅免稅額度合併結算,贈與稅也會適用和遺產稅相同的稅率。
但在2022年8月新加坡現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稱新加坡政府考慮重啟遺產稅、徵收資本利得稅、開徵財富稅、減少慈善稅收優惠、將現有稅率增加等等。因此未來新加坡是否會一直保持無遺產稅的優勢政策目前仍是未知。
03 繼承順序
在涉及繼承遺產時,親屬需按順序遞次進行,優先級從高往低分別是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和其他半血緣親屬(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04 新加坡印花稅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國家和地區雖然表面上廢除了遺產稅,但是卻會徵收一些與贈與稅相似的稅費,例如房產在通過生前贈與的形式轉移時徵收的相關稅費,舉例來說就是新加坡的印花稅(BSD)。
生前贈與行為被視為出售,所以需要繳納新加坡買家印花稅(BSD),包括有關新加坡不動產,以及在個人有生之年自願處置的新加坡公司的股票或股份。在此情形下,對於涉及不動產和股份的轉讓,印花稅將根據不動產/股份的買入價或市場價(以較高者為準)計算。
買家印花稅(BSD)稅率如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種作為禮物贈送房產的轉名方式除適用於以上的買家印花稅外,還適用於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額外印花稅是在買方印花稅(BSD)之上徵收的一種稅,它是根據房產的估值或售價計算的,以較高者為準。額外印花稅的徵收取決於買家的居民身份和擁有的房產數量。不同類型的買家需要支付不同比例的額外印花稅,如下表所示:

圖片來源於早報
05 如何合理避稅?
那麼在新加坡的我們應如何分配遺產或者合理避稅呢?遺囑分配就是很有效的一個方案:
遺囑分配
你的財產或遺產將如何分配,首先將取決於你是否留下一份有效的遺囑。遺囑是一份法律文件,包含了你對誰將繼承你的財產的指示。那麼對於新加坡的遺囑繼承,當一個人去世時有一份有效的遺囑,並且由於新加坡並沒有徵收遺產稅,遺產將直接按照遺囑中的指示分配。

遺囑的重要性
在新加坡,當一個人去世時沒有有效的遺囑,這個人被稱為「無遺囑」死亡。在這種情況下,《無遺囑繼承法》規定了遺產的分配方式,死者的家庭成員將按照《無遺囑繼承法》中規定的比例繼承財產。有時當事人可能已經立下了遺囑,但遺囑沒有寫清楚,法院宣布其無效。在這種情況下,財產也將歸為無遺囑繼承。因此,如果你在新加坡去世時沒有立下遺囑,你的財產將由國家來決定,也就是誰來管理你的遺產,誰來繼承你的財產,以及以什麼比例繼承,這是通過《無遺囑繼承法》完成的,個體是沒有發言權的。
《無遺囑繼承法》對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死者的遺產將如何分配作出了規定,規則如下:

除此之外,在生前贈與的情況下會徵收買家印花稅和額外買家印花稅,因此小編建議大家應該了解並且運用遺囑來合理的避開印花稅。同時,這樣我們也有權決定誰來管理我們的遺產,誰將在我們去世後得到我們的財產。

長遠來看,我們也可以考慮通過預先布局和在結構上的安排,合理利用相關工具,例如通過家族信託、家族基金會、保險、保險金信託等工具進行財富傳承,也可以考慮設立慈善信託、慈善基金會等開展慈善事業等。
結 語
以上就是關於新加坡遺產稅和遺產繼承方面的科普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