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2020世界價值觀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的國人認為,政府有權利在公共場所進行錄像監控。
而其中,年齡較大的受訪者更是認為政府「一定」擁有這個的權利。
政策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張家綺對調查結果不感到意外。人們對於監控一般上有兩個考量,第一是保安,第二是隱私。

她認為年長者一般認為,只要自己沒有做錯事,就不需要擔心被監控。被監控可能反而讓他們覺得更有安全感,因為公共場合內所發生的犯罪行為都會被拍下。
超過四分之三國人反對政府未知會就收集國人資料
調查也指出,78.2%國人反對政府在沒有事先知會的情況下收集個人資料,而只有6.6%認為政府絕對應該這麼做。
張家綺認為這反映了國人對公共和私人領域的明確分辨。國人不會排斥在公共場合被監控,因為他們明白這有起到提升保安的作用。但在網絡上,人們的一舉一動都有被記錄下來,被作為數據來推動消費行為或引導輿論的方向。

這項舉動超出了人們可以掌控的範圍,因此導致他們對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收集資料,產生牴觸的心理。
年輕人比年長人群 更能接受外來移民
21到35歲的受訪者更能接受外來移民。張家綺認為這個年齡層的國人生長在一個比較國際化的社會,習慣接受很多外來資訊。

他們看得到移民所注入的多元文化,也覺得這是一件好事。現在的經濟發展也處在一個全球化的趨勢,許多人認為如果未來想到國際公司工作或出國深造,這些國際化的經驗就有可能對自己的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他們認為,移民帶來的不是危機,而是讓自己視野開闊還有學習的機會。
年長者對政府的信任度 比年輕族群高出13%
對政府的信任度方面,年長者和年輕族群出現了很大的差別。接近90%的65歲及以上長者對政府有信心,而只有約76%的介於21-35的年輕人對政府感到信任。
張家綺指出這個差異很可能和受訪者的自身的生活經驗有關。年長者經歷了國家發展的很多個階段,早期的新加坡政府採用了不同的政策和方案,成功的讓新加坡有很好的發展和進步,當時的國家發展起點相比之下比較低。
但21到35歲的國人出生在社會治安和經濟發展都非常安穩的環境中,他們用來衡量政府表現的標準就高出了許多,因此他們不一定那麼輕易地就對政府感到滿意或產生信心。

張家綺認為,新加坡在經濟發展有很傑出的表現,政府能有效地推動經濟算是一項基本的要求,而並不是一個加分點。「近年來其實有很多有關於社會平等、移民問題,還有社會價值觀上面的議題,一直在拿出來被討論,有不同的想法和聲音。這些議題可能對有些人來說,還沒有得到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在這一個情況下,對於比較關注這些議題的人來說,我們也發現很多年輕人確實比較關注這些議題。所以當我們這樣看整個方面的話,他們對政府的表現就比較沒有那麼有信心,或者看政府的那個眼光就比較高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