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外人士網站針對外派人員宜居城市展開調查,新加坡在50個城市中排名第十。(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過去幾個月,各個國家及地區紛紛釋出招攬外來人才的新招數,新加坡也加入了這個「戰局」。
與此同時,不同機構也公布了全球哪個城市最讓外籍專業人員滿意,最讓外派人員心儀的各類排行榜,讓人應接不暇。
雖說這樣的投選成績相當主觀也有其局限,未必能反映所有定居在該城市的外派人員的心聲,但若聚焦某些評分標準,還是有一定的準確度,能讓當地居民產生共鳴。
最近,又有一項調查揭露最受外籍專業人士歡迎的城市排名。新加坡在50個城市中排名第10,是入選十強的兩個亞洲城市之一。
來看看排名前十的城市:
瓦倫西亞
杜拜
墨西哥
里斯本
馬德里
曼谷
巴塞爾
墨爾本
阿布達比
新加坡
這項調查由全球最大旅外人士網站InterNations於今年2月開展,訪問了超過1萬2000名外籍專業人士後得出結果。

調查的評分標準包括生活系統,如公共運輸交通是否完善等。(海峽時報)
受訪者主要針對五大方面給予反饋,包括:
生活素質(如環境衛生、完善的公共運輸系統)
在該城市定居及安頓下來的簡易度(如當地居民的友善程度)
個人財務(如獲得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
海外工作(如工作保障、當地經濟穩定性)
外籍專業人士的生活必需品(如房屋選項、處理行政事宜)
單看新加坡的各項指標,曾在我國定居及工作、接受此調查的外籍專業人士給予的評價如下:
73%對本地生活感到滿意
24%可接受生活成本
48%認為,在新加坡容易交到朋友
77%對工作感到滿意
58%覺得生活及工作能取得平衡
84%對醫療素質感到滿意
儘管新加坡在榜單上的整體表現不俗,但也不難看出,外籍專業人士在心裡為兩個項目打了「相對差評」。
生活成本很高,但真有那麼高嗎?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應該是: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對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而言是「多麼痛的領悟」。

調查顯示,僅24%的外籍專業人士可接受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商業時報檔案照)
在這一方面,新加坡人應該也能感同身受。
然而,紅螞蟻好奇的是,比起許多歐洲國家,新加坡的物價會更貴咩?
調查指出,受訪外派人員給出的平均分數是:45%可接受所居住城市的生活成本。
若以前10大城市來看,新加坡在生活成本方面排名第九,只高於瑞士城市巴塞爾(22%)。
相比之下,一些歐洲城市如里斯本及馬德里,都有近七成的外派人員對當地的生活成本給予正面評價。
誠然,對一些來新定居、尤其是舉家搬來這裡的外籍專業人士,生活上的大小事都積累成一筆相當大的開銷。
報告也指出,即便73%的外派人員認為,在新加坡找房子不難,但71%坦言無法負擔得起,與平均43%受訪者認為房價不便宜的看法形成對比。
據悉,一些外派人士在本地租房,月租可高達8000新元,再加上孩子就讀國際學校的學費、聘請幫傭的費用等,每月賺取的工資是否足以抵消這些花費,值得關注。
另一方面,調查也顯示,雖然新加坡的醫療服務位居榜首,服務素質及可及性(accessibility)也令人滿意,但不少外派人員都感覺難以負擔得起,因此新加坡在這一環節中排名全球第44。
然而,高達75%的外籍專業人士說,他們在新加坡居住時,對個人財務情況感到滿意,賺取的可支配家庭收入絕對足以在本地過上舒適生活,甚至綽綽有餘。
本地工作環境欠缺創意?

新加坡商業區。(海峽時報)
報告也顯示,新加坡在「海外工作指數」排名第28,屬於「後段班」。
其中,細分下來的幾個環節也都沒有很亮眼的成績。如:工作與生活平衡(第39名)、外籍專業人士在工作中找到意義(第38名),及企業文化與滿足感(第37名等)。
針對企業文化,40%的外派人員坦言,新加坡的工作環境不鼓勵創意思維。
對於這點,蟻粉認同嗎?
近半數外派人員覺得新加坡人很友善
還有一項有趣的評分標準是「友善指數」。
新加坡人在這一環節中,獲得近半數(48%)外籍專業人士的讚美。
這些受訪者的一大考量是,能否輕易地與新加坡人搭建溝通及交流的橋樑。
至少以語言來說,新加坡在50個城市中是排名第一的。多數新加坡人都能以英語交流,讓外派人員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海峽時報)
就不知這些外國人,如果是隻身來到這裡,又剛好能交到幾個知心好友?不知他們當中又有多少能將其「升華」成更進一步的關係,順道促進新加坡的跨國婚姻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