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Nash 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副主席
作為一座充滿活力的國際化大城市
新加坡擁有獨特的國際仲裁優勢
其仲裁規則也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中不斷變革改良
以適應國際仲裁市場的需要
對於新加坡仲裁的優勢我們來聽聽
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副主席Kevin Nash的介紹
01
新加坡仲裁的優勢
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可以適用中國法律,只要你同意,也可以在香港舉行聽證會,可以進行中文的聽證會,邀請中國的仲裁員,比如說請盧松教授擔任仲裁員,在新加坡一切都可以定製,也可以調整,現在每個仲裁中心都希望能夠縮短時間,降低成本。我們作為各個仲裁中心不斷地修改和優化自己的規則,通過這個修改讓仲裁得更快、花的錢更少,繼續把每個仲裁的案例用最好的標準來處理好,讓各方能夠受益。一般來講我們的平均仲裁期是12到14個月,既有小額的也有大額的仲裁。
仲裁的優勢是由專業人士來幫助做出決策,涉事方決定仲裁的決策人,在「一帶一路」的環境當中這特別適用,如果你有複雜的項目爭議,不需要去另外一個國家的法院和陪審團解決,由行業的專家來幫助做決定。
另外是保密,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對於客戶的信息保密是非常嚴格的,在規定上,通過仲裁之後拿到仲裁的裁決,也可以到159個締約國的任何一個國家要求執行。
02
新加坡如何把自己發展成為國際仲裁中心?
新加坡是很多仲裁案的首選仲裁地之一。
新加坡有著先進的立法,而且對新加坡來講非常關鍵的是新加坡的法院體系,新加坡法院體系對於仲裁是非常友好的,而且在新加坡的司法理念當中本身就包括要支持仲裁這樣的司法理念,所以新加坡法院系統給仲裁提供最大的支持,最小的干預。
如果你代表中國方,你可以讓中國的律師事務所直接過來。而且新加坡在修法方面是非常靈活的,新加坡是世界排名第三的最受歡迎的仲裁地,僅次於倫敦、巴黎,領先於日內瓦、紐約、斯德哥爾摩。
如果在新加坡仲裁中心有聽證會,ICEC等其他的特色的仲裁庭審都可以放在麥士威爭議解決中心來進行聽證,我們的聽證室能坐得下100到150人。
03
新加坡國際仲裁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新加坡國際仲裁已經有27年的歷史,2017年受理了452件國際仲裁,涉事方來自於58個司法管轄區,在過去幾年中就有58個司法管轄區的案子過來,有一些遠離新加坡的涉事方也把新加坡作為仲裁。
同時我們也部署了一系列的規則確保我們的仲裁更加高效。我們有快速通道的程序,而且還有圍繞著這種合同的整合,我們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規定,比如說你有5個合同要仲裁的話,我們可以把它合併在一起,同時我們做很多的工作,確保我們的條款和規則能夠與時俱進。
總而言之是有效、快速、低成本。
04
如果我們要選擇一個仲裁中心的話,我們要看一下這些程序上的決定由誰來做?
一般由仲裁院來做大部分的決定,而且對於案例管理有總體的監管權。我們的院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仲裁專家之一,同時我們還有來自於中國的仲裁院的院士、成員,如果你作為一個仲裁方,你希望用中國的法律來管轄的話,我們也有最優秀的中國法律專家來進行仲裁。
我們有一個仲裁員的名冊,這是一個公開的仲裁員小組,你們可以去選擇,我們有28個仲裁員,來自於中國,為了服務「一帶一路」,我們確保有越來越多的和「一帶一路」有關的專業,比如說工程建設、採購,仲裁非常複雜的跟「一帶一路」有關的商事糾紛。
根據我們和中國當事人的經驗,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當事人選擇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2017年是77個,根據最新案例處理的量,這些數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希望這個仲裁院它是經驗豐富,經歷了各種案件的,從1991年開始有兩個案件,到現在為止有452個案件,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仲裁院。
我們排名前十位的外國用戶,基本上是「一帶一路」的國家,包括印度、中國,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些西方國家,包括瑞士和美國開始選擇我們。
如果中國、美國這樣的國家產生爭議,到我們仲裁院來處理的話有很多的便利,我們有非常多的經驗,關於海運航運,毋庸置疑新加坡是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我們的案件管理是在新加坡,但是我們在首爾、上海、孟買、古吉拉特都有自己的中心。亞洲仲裁新時代來了,這個爭議在亞洲完全就可以解決,所以這就意味著你相當於有一個亞太的爭議,在之前必須由西方的人士進行仲裁爭議的解決,現在亞洲有了,就不需要跑到西方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