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印度舞

2019年12月25日   •   9234次閱讀

《舞蹈的歷程》劇照

印度族是我國的四大民族之一,他們的傳統藝術在新加坡這一塊土地上得以保留和傳承。2019年4月中在濱海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行的《舞蹈的歷程》(Natya Yatra)就全面地展現了印度古典舞蹈的勃勃生機。

《舞蹈的歷程》是Singapore Indian Fine Arts Society (SIFAS)為慶祝成立70周年,特與濱海藝術中心合作的演出,該演出也是藝術學院第17屆的古典印度音樂舞蹈節的節目之一。長達3個小時的《舞蹈的歷程》以古典舞蹈、紀錄片、動畫、旁述以及現場樂隊來介紹百年來古典印度舞在我國的發展情況。其他參加演出的藝術團體包括Apsaras Art,Temple of Fine Arts,Bhaskar's Arts Academy 以及Usha Rani Maniam Dance School。

古典印度舞種類繁多,其中4種在新加坡有不少學生。這4大類是:Bharatanathyam,Kuchipudi,Kathak和Kathakali。它們在遠古時期盛行於印度廟和宮廷,表演者原來只有男性,後來許多女性也加入這個行業。Bharatanathyam,Kuchipudi和Kathakali是南印度的藝術,唯有Kathak屬於北方的舞蹈。

由於我國的印度同胞大部分是南印度淡米爾納都和周邊省份印度人的後裔,因此學習Bharatanathyam的人數最多。

Bharatanathyam以屈膝功夫著稱

Bharatanathyam舞蹈動作分抽象和寫實兩種。抽象的部分著重幾何圖形的姿勢,以屈膝的功夫為特徵。寫實的部分敘述興都教的神話傳說或文學作品的片段,有南印度古典歌曲伴唱。

《舞蹈的歷程》劇照

參與《舞蹈的歷程》演出及編舞的Bharatanathyam老師吉塔納丹(39歲)是印度著名的卡拉斯特拉舞蹈學院的畢業生,曾在印度、馬來西亞、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表演。吉塔納丹對《舞蹈的歷程》有美好的印象。他說:「參加這一個演出讓我了解古典印度舞在新加坡的起源,發展及展望。看到我們珍貴的文化在這裡開花結果,我非常欣慰。還有,我發現新加坡的觀眾很懂得欣賞古典舞,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Kuchipudi有民俗趣味

Kuchipudi和Bharatanathyam在舞蹈技術上很靠近,唯一的差別是:Bharatanathyam的宗教色彩比較濃,Kuchipudi則偏向民俗的趣味。

在新加坡印度藝術學院教授Kuchipudi的安姆麗達童年在華盛頓拜名師學Kuchipudi,15歲回返新德里繼續進修。她也曾到過美國、瑞士、南韓及東南亞各國表演。她說:「新加坡的學生很勤奮,聰明,熱衷於古典舞。」

Kathak在騰飛中展現熱情

Kathak的特徵是舞步講究騰飛,跳躍和旋轉等技術。所敘述的故事很多是興都神克里斯那的事跡。

在SIFAS教導Kathak的穆拉·阿伏沙汗5歲開始跟父親學習Kathak,曾在印度和模里西斯授課。他說:「學這一門舞蹈,老師非常重要,因為老師能啟發學生。現代的Kathak很靈活,在不同的國度表演會用當地的樂器伴奏,例如非洲鼓。」

穆拉·阿伏沙汗的同事安姆拉巴麗(26歲)到過10多個國家表演。她擁有舞蹈碩士學位,已表演500場 Kathak。她也為《舞蹈的歷程》表演和編舞。她說:「這一個大型的演出讓我有機會和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合作。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燈光和 舞台設計水準很高。」

Kathakali表達9種臉部表情

最具有神話和魔幻色彩的舞蹈要算是Kathakali。Kathakali源自印度西南地區的克拉拉省。Kathakali舞蹈員穿精緻的服裝,臉上塗厚重的色彩。他們得花不少時間訓練臉部的肌肉以表情達意。

在我國,Bhaskar's Arts Academy是此種舞蹈的佼佼者。該學院有67年的歷史,創辦人是巴詩卡。2019年3月16和17號,學院在月眠路藝術中心呈現兩部Kathakali。資深舞蹈老師畢竺(47歲), 負責表演及編舞。

他說:「Kathakali要求舞蹈員以充滿詩意的神情來傳達9種臉部的表情。能為巴詩卡編導這兩齣戲,我感到很光榮。這兩部戲集合了本地和印度最優秀的舞蹈家。故事來自印度名著摩訶婆羅多。兩個強悍的男人衝突了起來,結果兩敗俱傷。故事和當今的世界局勢不謀而合。」

古典印度舞在新加坡找到知音,還不時得到印度高人指點,它的前景一片光明。

新加坡總理剛坐穩大位,先來中國待5天,李顯龍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驚現青蟲、托盤酸臭難聞、老鼠橫行……你敢在這樣的新加坡食閣吃飯嗎?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全島Money changer匯總!新幣兌換這13種貨幣最划算!兌人民幣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8208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037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 vs 中國 vs 大馬 2025生活成本全對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中介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閱讀
餐館不提供免費自來水原因五花八門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3591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