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跨國企業的區域總部
新加坡向來是企業選擇設立亞洲總部會考慮的地點之一。近年來,許多亞洲公司將新加坡選為進軍全球市場的平台。在新加坡,跨國企業可以相互交流、進行交易,並建立夥伴關係。
新加坡不斷吸引更多新進跨國企業在這裡設立區域總部,而完成進駐新加坡的跨國公司已經開始拓展業務,進行更高增值的實質商業活動,包括:區域與環球商業企劃、人才培訓、財務與融資活動、研發、智慧財產權管理和物流管理。
新加坡是外派企業人員眼中,生活素質高的國家。根據全球人力資源研究機構ECA國際的調查,基礎設施完備、低犯罪率、社會體制穩定,使新加坡成為受歡迎的生活地點。
新加坡簽署了50個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和30項投資保證協議,使選擇在新加坡進行跨國業務的總部公司,享有稅務優勢。
新加坡作為全球大外匯市場之一,擁有完善的金融體制,吸引許多區域財務中心在此落戶。
新加坡是少數擁有標準普爾AAA信貸評級的國家。
二、大型外匯交易市場
新加坡不只在國際金融、貿易融資、海事金融、保險、財務運作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資產及財富管理方面也趨於的佼佼者。此外,新加坡也是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
新加坡迅速發展成為集中服務或「共享服務」的理想地點。把資訊科技、金融及物流方面的操作集中在一起有利於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改善生產力,也易於保持良好的服務水準。
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國際公司逐漸會發現立足於本地的明顯優勢。新加坡是全球範圍內較適合工作、生活和娛樂的城市之一。連接全球、多元文化和高度國際化的城市環境,為創新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
三、基礎設施完善
新加坡作為全球交通樞紐,擁有亞洲較完善的貿易協定網絡,及優質的連接性和基礎設施,為本地和國際公司實現更好的市場准入和貿易流營造了條件。
在新加坡設立的公司能充分利用陸運、空運、海運及通信的聯繫,可以隨時向世界各地運輸貨物及提供服務。
通過減少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新加坡廣泛的貿易聯繫網可為公司提供更大的市場連接性,以減低非商業風險。
四、各類人才資源多
新加坡所能提供的勞工人口,在全球排名也不低,被公認為具有高水平的生產力、技術能力以及積極正面的工作態度。
充足的研發資源:要實現短時間內的商業創新,就需有研發設施與專長。新加坡的國家科技局有十二間研究中心,從事多種科技領域的工作(包括信息通訊、納米技術和製造生產等方面),吸引了各類人才(包括本地研究員以及來自歐美和亞太地區的海外專家,於此蔚然成群)。
五、環境與政策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從一個沒有石油儲量的國家,發展成為區域內,同時具規模、效率的煉油和燃油材料中心,強大的基礎設施和穩定的政治環境所起到的支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良好的政治體系也可以滿足如住房、教育、穩定性等基本需要,從而推動經濟的長期增長。
也因為如此,憑藉良好的環境,新加坡吸引了多家跨國公司進駐。
智慧財產權保護:在概念及創新事項的商業化方面,新加坡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從智慧財產權的創造到對它的保護和利用,新加坡在一整套知識產業活動的各個環節上都可為企業增值。
將創新的商業點子轉化為知識產業:企業可事半功倍地受惠於新加坡強穩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與法律基礎設施。
六、新加坡掛牌上市
新加坡交易所:通過在新交所掛牌,可以從國際資本市場集資、增加國際知名度並從完善與透明的條例框架中獲益。
新加坡交易所(SGX)是亞太地區首家股份制和集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於一體的交易所。
新加坡創業及私人資本投資協會(SVCA):成立於1992年,獲得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支持(EDB),致力於推動、鼓勵創業和私人資本投資在本地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