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20年財政預算案出爐了
大選年加疫情期間
今年的財算案 萬眾矚目

突如起來的疫情
打亂了全島人民的生活
全球經濟放緩
中美貿易摩擦對新加坡影響不小
2020年,新加坡經濟預期飄紅
預計會在-0.5%至1.5%之間
個人,企業紛紛受影響
很多餐飲,店鋪等門可羅雀
大家也擔心「丟掉飯碗」
全島人都等著看
新加坡政府會如何幫助大家
度過這次難關!
2020年財政預算案
Singapore Budget 2020
大選年紅包 / 疫情補貼
新加坡經濟在去年增長0.7%
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
最低的全年增長率
政府將投入額外8億新幣來控制疫情
基本上用來支援衛生部
還會推出兩個特別配套
總額為56億新幣
看看你到底能分多少~
大選年+疫情紅包,來襲!
疫情期間,關懷與援助配套來襲!一個年輕家庭最高獲得1300新幣的補貼,三代同堂的家庭最高獲得1800新幣的補貼。
現金:年滿21歲的新加坡公民將可獲得300新幣、200新幣或100新幣的現金。
根據收入發放,2019年納稅收入:
2萬8000新幣以下,獲得300新幣;
2萬8001-10萬,獲得200新幣;
超過10萬新幣或者擁有超過1個房產,獲得100新幣。

有娃和有老人家庭補助:獲得額外100新幣的現金,符合條件的家庭可以獲得,例如有至少一名未超過20歲的子女。
消費稅補助劵:所有符合條件的組屋家庭,獲得一次性的消費稅補助券 - 水電費回扣特別補助金,水電費回扣將增加一倍。
大家庭額外補貼:為擁有5名或更多成員的家庭,提供額外的水電費回扣特別補助金,可獲得最高2.5倍的水電費回扣,金額最高達1000新幣。
雜費回扣:期限延長一年,符合條件的組屋家庭將獲得1.5個月至3.5個月不等的回扣。

低收入人群:符合條件的新加坡員工,有20%的額外補助,至少有100新幣的津貼。獲得必需品補助券,價值100新幣,可以在超市買東西。
技能培訓補助,每一名25歲以上的符合條件的公民,獲得一次性的填補款高達500新幣。
S准證頂限,調低!
今年,將把三個行業的S准證外勞頂限,從20%調低到15%,分別是建築業、造船和海事業以及加工業。
2021年1月起,先低到18%
2023年1月,再調低到15%

明年,不調高GST消費稅!
新加坡之前決定將在2021年至2025年間提高消費稅,從7%增至9%。剛剛宣布,政府不會在明年調高消費稅,保持在7%。這是考慮過現在經濟狀況後,做出的一個決定。
不過,2025年還是會調高,到時候會推出配套補貼,總值60億新幣。符合條件的新加坡人,將獲得700-1600新幣的補貼,在5年間發完。

來源:Staits Times
經濟穩定與支援配套,40億新幣
總的來說就是,保障新加坡員工的工作,並且支持公司給本地員工加薪。
僱傭本地人:通過僱傭補貼計劃鼓勵企業繼續聘請本地工人。僱主每聘請一名本地員工,政府將承擔8%的工資,每月頂限為3600新幣,為期3個月,7月底開始發放。
加薪補貼計劃:支持僱主給新加坡籍員工漲工資,符合條件的本地員工,每月薪金頂限將從4000新幣提高到5000新幣,也就是更多人會受惠。

來源:Glassdoor.sg
教育
在教育領域的開銷從100億新幣增至130億新幣,實現幼有所教。
實行國際化人才培育計劃(Global Ready Talent Programme),讓更多的學生出國實習,主要去東協國家、中國或印度。
實現70-70目標,意思是70%的本地高等學府畢業生,都有出國實習,交流和體驗的機會。
今年,增加了學前教育津貼,未來幾年會繼續增加。
加強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高等教育學生的助學金頂限從900新幣上調到1000新幣。增加交通、午餐津貼等。
總結:每一名新加坡學生在16歲前,可享受到超過18萬元的教育津貼。

買房
新加坡政府援助,從24億新幣增加到36億新幣,大部分是公共住房津貼。
額外安居津貼計劃(Enhanced CPF Housing Grant),令首次購屋者可享有最高達16萬新幣的購屋津貼。
津貼月入頂限上調,將有1萬6000戶家庭受惠。
詳情點擊:明天起!在新加買房有重大變化!

養老
新加坡老齡化問題嚴峻,老有所養也是一大目標。明年,會有10萬老人受惠,獲得的公積金補貼數額,足足增加了一倍!
2021年- 2025年,推出退休戶頭配對填補計劃,符合條件的中年人,沒有達到公積金基本退休存款額度,政府將為他們存入公積金退休戶頭的每一元現金,實現一元對一元的補貼,每年補助頂限為600新幣。
樂齡補貼計劃,每三個月一次的補貼數額將增加20%,符合條件的老人的補貼將從750新幣調高到900新幣。
填補老人護理基金、社區關懷基金和保健基金,支持老人生活看病。

疫情受影響行業補助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最大的行業,包括旅遊業、航空業、零售業、食品服務業,以及點對點的交通服務業,受到重點補貼。
減少租金:新加坡政府也會支持裕廊集團、建屋局、土地管理局等機構的租戶,選擇靈活方式付租金,減少負擔。
提升員工技能:支持這5個行業的僱主,讓公司能留住員工並提升他們的技能,而不是在疫情期間大裁員。資助從3個月延長到半年。

產業稅回扣:
1,符合條件的酒店或會展主辦地等,在2020年將享有30%的產業稅回扣。
2,國際遊輪和區域渡輪碼頭享有15%,綜合娛樂城享用10%的產業稅回扣。
3,旅遊業可以申請臨時的過渡性貸款計劃,為期1年。貸款頂限為100萬新幣,利率頂限為5%。
4,航空業相關行業,比如樟宜機場等商戶減租,享有15%的產業稅回扣。
5,小販中心,餐飲業,免租一個月,符合條件的商戶享有15%的產業稅回扣。
企業
技能創前程企業補助,會有超過3萬5000家企業受惠,每家企業獲得1萬元的補助。
擴大生產力提升計劃,支持公司數碼化。
新加坡政府和40個主要企業合作,提供培訓計劃。
高等學府將與更多企業合作,支持學生實習和學習。
中年轉業援助配套,幫助40、50歲的中年人度過職業寒冬。

未來願景
之前,新加坡制定了成為全球-亞洲科技、創新和創業樞紐的願景。在這個願景下,實現數碼化,將新加坡打造成亞洲地區的國際門戶。
進一步推動轉型及發展(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策略,未來3年拿出83億新幣支持實現願景。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高度自由、開放的市場,今後也會簽訂更多自由貿易協定、國際投資協定、避免雙重課稅協議等。
起新-投資」計劃(Startup Equity)下撥款3億新幣,支持創業公司,吸引外資。
建立GoBusiness的網站(GoBusiness Platform),公司可以在線和政府交易。
擴大中小企業數碼化計劃(SMEs Go Digital programme)
擴大市場進入協助計劃(Market Readiness Assistance Grant)

環保
環保,一直是新加坡關注的話題,哪怕這可能是百年後的問題,但卻受到了格外的關注。
將更新對《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進一步實現低碳、可持續性新加坡的願景。
打造低碳、低排放經濟,聽過新生水吧?現在又研發了新生沙,用以圍海造田。
2040年全面淘汰內燃引擎交通工具,政府帶頭,並且給予津貼支持大家也換環保交通工具。
在"城市可持續發展措施"的研究項目投入近10億新元的資金。

*來源:Culture Trip
新加坡今年預計出現
190億新元的財政赤字
相等於國內生產總值的2.1%
不過,新加坡政府
盈餘足夠支付赤字
不需要動用儲備金
看的出新加坡的目標很明確
幼有所教,老有所養
讓新加坡成為養兒育女的好地方
也是能有尊嚴養老的地方!
繼續保證人人有房住,看得起病~

來源:techcrunch
就是這麼簡單而又不易!
全民關注的財算案2020
今天,站在演講台上 這位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 也是下屆總理 「呼聲最高的候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