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代表新加坡出席本屆聯合國大會的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在一場全球死刑問題論壇中,當場反駁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全球廢死」的呼籲,要求世界「尊重我們的司法主權與方式」, 並堅稱死刑是新加坡抵抗毒品擴散、維繫社會穩定的基石手段。
新加坡政府始終未簽署、同意聯合國兩人權公約(註:1966年通過的《公民權利和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簡稱「兩公約」),是已開發國家中擁護「死刑」最為堅決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資料圖
目前正值第71屆聯合國大會召開期間,各成員國的元首與政府代表,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討論各式各樣的跨國合作與國際議題。21日的議程中,各國代表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參與主持下,於正式議程外舉辦了一場「全球死刑論壇」。
雖然論壇會場的布置中,明確寫著「#終止行刑(#EndExecutions)」的宣傳標語,但討論的主題,卻設定在受害者遺族安撫、犯罪者的未成年兒女安置,以及監刑者的身心狀態與訓練等周邊問題。應邀發言的潘基文在演講中強調了聯合國支持廢除死刑的一貫立場,並引用聯合國大會於2007年通過的《62/149決議案》——要求全球各個未廢除死刑國家暫停執行死刑—,並稱部分國家堅守死刑的立場,讓他個人感到「極端憂慮」。
然而潘基文與聯合國官方的立場,卻未受到與會的新加坡外長維文所認同。作為仍堅持死刑國家之一,新加坡官方至今仍未簽屬聯合國兩人權公約,對於2007、2008、2010、2014年間聯合國大會多次的「暫緩行刑」決議,新加坡也都投了棄權票,堅稱新加坡「有自己的作法,不會受其他立場左右」。
維文聲稱,「就我們看來——當然,我們虛心接受您們(聯合國官方)的見解——但死刑的存在,對於毒品相關的犯罪與殺人犯,確實有相當大的作用,這也是新加坡之所以能與毒品說不、並維繫新加坡安全穩定的關鍵。」
他還表示表示,新加坡死刑「絕對尊重本國的法治精神」,各種審判與調查都有著最為嚴格的規範,以確保每次判決的絕對公正與可靠,也因為判決的「精準」與強硬,新加坡才能在全球反毒對抗中一枝獨秀,成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我們沒有陋巷、我們沒有貧民區、我們沒有警察不敢去的三不管地帶——死刑就是我們嚇阻大型毒梟黑幫於新加坡生根的最重要工具,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能控制毒品問題的關鍵原因。」
於此同時,新加坡外長也對於國際社會高舉的「廢死招牌」有所不滿,並強調「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因其背景因地制宜的玩法」,而國際社會更應該做的是「尊重每個國家的司法主權」。
在過去幾屆聯合國大會中,新加坡政府也曾多次表態,抗議聯合國對於死刑問題「只顧廢死說教,無意政策辯論」;但在多次的暫緩死刑決議投票時,新加坡則又因外交與政治考慮,總是投下「棄權」而非反對票。
仍維持死刑的新加坡,上一次處決犯人是在2015年4月17日星期五,以絞刑的方式處決了因強盜殺人而被判死的39歲男子Muhammad bin Kadar。這名男子在2005年在搶劫盜竊過程中以110刀刺死了69歲的女屋主。他最後在新加坡樟宜監獄被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