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販影響力有多,《國家地理》雜誌都豎大拇指
各位看官對《國家地理》雜誌應該不陌生吧!
《國家地理》是1888年10月美國國家地理協會出版的圖書,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誌。

《國家地理》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誌的註冊商標。

雜誌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準也為人們所稱道。這也使得該刊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新聞記者們夢想發布自己照片的地方。

在大多數讀者眼中,國家地理雜誌意味著權威、科學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書而不僅僅是一本雜誌。
現在這本百科全書看中了新加坡的小販文化...

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與通訊及新聞部聯手推出「#OurHawkerCulture」活動,慶祝新加坡豐富的小販文化,並支持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行動。
從即日起到下月12日,新加坡本地居民可參加攝影比賽,展現個人對小販的觀感。
攝影評判團包括國家地理名廚大衛洛可(David Rocco)、新加坡美食大使司徒國輝(KF Seetoh),以及通訊及新聞部的代表。
提起大衛洛可也許你會陌生,但關於他的一些事情,也許你就會熟悉了!
每天將他對食物和烹飪的知識帶到數百萬廚房。這位著名的國家地理名人因在《加拿大頂級廚師》、《鐵廚師》、《納特吉奧人》等熱門劇集中擔任評委而聞名,他還與香港明星謝霆鋒合作出演了《明星廚師:東方對西方》(Celebrity Chef: East vs West)和《納特吉奧人》(Nat Geo People)。他對旅行和美食的熱情讓他成為全球美食的權威,以及這些美食對當地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司徒國輝作為康弗街美食文化的倡導者,是一位傑出的美食顧問、評論家、企業家、攝影師、作家和電視美食主持人。司徒國輝分別被《紐約時報》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譽為「美食指南專家」和「新加坡事實上的街頭美食大師」,自2001年以來創作和製作了8部電視劇。他和安東尼·波登、瑪莎·斯圖爾特、尼爾·佩里和盧克·曼根、威廉·旺索等人一起在電視上客串過很多次,還被評為美國「頂級大廚」和紐西蘭「大廚」。當時的新加坡總統內森先生授予司徒國輝新加坡食品大使的頭銜,可以說,他對小販烹飪的了解是首屈一指的。

國家地理明年初也將推出特別錄製的「視頻小品」(video vignette),內容以新加坡小販文化為題材,由大衛洛可和司徒國輝主持,兩人將到不同的小販中心探尋其背後的故事。
新加坡小販文化不僅僅是食物。
此外,小販中心亦是社會各界人士的社交及社區場所。這也是關於小販食物遺產,以及食物背後的人——我們的小販。
新加坡的小販文化代表了多元文化群體的辛勤工作、傳統、傳統和熱情。
最後,一起看一下鏡頭下的小販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