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本地三分之二年長者健康知識掌握不足

有本地學府和醫院研究發現,國人在醫藥信息識別方面有待加強,不少病患因不了解藥物信息而錯過吃藥時間或吃錯藥物。一項研究顯示,本地三分之二的年長者健康知識掌握不足,情況令人關注。
70歲的符方鳴患有糖尿病、肝炎等疾病, 每天早上需要服用九種藥物, 晚上則需要服用五種藥物。 由於藥物太多, 期間出現過吃錯藥的情況。
慢性病患符方鳴說,吃錯藥拿錯盒子, 所以把晚上的拿去白天吃, 然後忽然間想到為什麼這樣少粒,不可能啦。
一個人對藥物的認識、了解和使用的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醫藥信息識別能力。 這也直接影響個人健康和病情康復速度。
新加坡國立大學藥學系講師兼新加坡藥劑師協會理事會成員葉凱貞博士表示,大多數的病患他們比較難說出自己所吃的藥物名字,也很難正確地指出那個劑量
「年長者、視覺和溝通有障礙的人士, 以及患有多種慢性病的病人, 一般上醫藥信息識別能力較差, 這也影響了健康知識的掌握能力。」
杜克-國大醫學院老齡化研究與教育中心高級副研究員蘇皮亞說,他們近期有項調查, 結果顯示有一大部分的年長者 在這一方面不太擅長,他們的健康知識的掌握能力不足,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年長者健康知識掌握不足,這挺讓人擔憂的。
為提高國人藥物信息識別能力, 我國一些醫院提供藥物諮詢熱線服務, 也提供華文, 馬來文和淡米爾文藥物處方信息。 陳篤生醫院在醫院網站提供 藥物信息內容讓公眾參考, 醫院也推出了網上遊戲讓公眾學習藥物信息。
新加坡國立大學理學院藥劑系和陳篤生醫院 明年將針對本地藥物信息識別能力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