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螞蟻製圖)
作者 劉智澎
在家中供奉神像,無非是希望神明保佑一家大小身體健康,出入平安。
但如果有天決定不再供奉了,應該怎麼處理呢?
可別像照片中的這位,把佛像丟棄在組屋樓下的垃圾槽哦!
在網絡論壇Reddit分享照片的網民說,他是在上個星期三(9月4日)早上8點拍下這張照片,地點是新加坡東部的一座組屋。
照片中的金色「笑佛」面帶微笑,手持布袋,長長的耳垂,還有脖子上的珠鏈,一般相信是彌勒佛(也稱「歡喜佛」)。
有網民猜測,佛像主人可能是更換了宗教信仰,才會這麼做。有的則說,他可能只是買來當裝飾品,搬家時嫌麻煩就隨手丟棄。
也有「毒舌」網民調侃,這人從此應該會「千年不發財」,「下輩子都笑不出來」。(也太狠了吧……)
無論如何,將不要的神像丟進垃圾桶,或放在路邊和大樹下,都是不太恰當的做法,對神明也是大不敬。

將神像丟棄在樹下,對神明也是大不敬。(聯合早報)
天聖壇主持林東龍師傅告訴《新明日報》,正確的處理方式是送到廟裡火化,並進行「退神」儀式。大部分的廟宇都可以幫忙處理。
洛陽大伯公宮就有個特別的「神像回收處」儲藏室,除了幫公眾把不要的神像燒掉,也有不少收藏者到那裡挑選「合眼緣」的神像回家供奉。
負責人估計,儲藏室每年可收到三、四千尊神像,包括觀音像、大伯公、土地公、地藏王、齊天大聖、紅孩兒、蓮花三太子,甚至還有印度教的象神伽內什(Ganesha)。

洛陽大伯公宮有個「神像回收處」儲藏室,每年可收到三、四千尊神像。(聯合早報)
新加坡天主教報刊《天主教新聞》建議,若有陳舊或破損的聖物如神像、十字架或鏈珠,也應送去火化,並將灰燼埋在土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