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種族主義問題在該國仍然存在,而為了在這個問題上取得進展,人們必須首先認識到,在多元種族社會中,作為少數族群的處境會比多數族群艱難。因此多數族群必須盡其所能,對少數群體的需求保持敏感和有清醒的認識。
聯合早報報導,他表示,至關重要的是,新加坡人要承認,與多數族群相比,少數族群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租房到找工作都面臨著困難,而這些事儘管不常發生,卻是確實存在的。
「當這些事發生時,它們會造成真正的傷害,而這些傷害不會因為輕描淡寫地把它們當作閒話或笑話而被抹去。」
他促請作為多數族群的華族採取額外方法讓少數族群感到舒適,推己及人,以他們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並教育孩子這麼做。
黃循財是於周五(25日)在新加坡政策研究所以及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所舉辦,有關種族和種族主義的論壇上,如是表示。
他在演講中指出,種族一直是該國的一個基本課題,若非如此,新加坡就不會從馬來西亞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他補充,建國的幾代人花了很多時間來建立一個「新加坡式的新加坡」,採取了艱巨的措施,如改變選舉規則以實現少數族群的代表權,或拘留華族沙文主義者,以實現這一基本的國家理想。
雖然新加坡已取得很大的進步,但它還不能免於排他性的種族和文化身份的誘惑。
黃循財也說,新加坡具有獨特的多元種族主義哲學,且希望「維護、保護和頌揚」語言和文化身份的多樣性。
「新加坡的多元種族主義並不意味著將忘記各自獨立的種族、語言、宗教和文化身份。它並不要求我們抹去我們豐富的遺產,相反的,它讓我們接受我們的遺產,尊重他人的遺產,並超越它們,以包含一個民族身份和共同的目標。」
黃循財也指出,年輕國人的成長環境與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不同,他們所處的環境中有五分之一的婚姻是跨種族的,人們對種族差異的意識不強。
因此,有人認為,是時候通過取消所有以各種方式強調種族的規則和做法,包括集選區規則、建屋發展局的種族融合政策和特選學校,以邁向一個「無種族」的社會。
周五的這場線上對話會共1600人參與,黃循財也與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卓越國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薩稀·賈古瑪對談,回應參與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