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作者 侯佩瑜
樟宜機場今年3月獲英國諮詢集團Skytrax頒發全球最佳機場、最佳機場設施、最佳機場餐飲及亞洲最佳機場獎項。這是樟宜機場第12次榮獲「全球最佳機場」這個殊榮。
那你知道這個全球第一的機場背後是如何運作的,為何它值得擁有這個第一?
1、行李托後究竟去了哪兒?
辦理登記手續後,當我們把需要託運的行李放上輸送帶後,一切都在全自動化系統中。所有行李都必須進行掃描,確保裡頭沒裝有非法物品。
接著它們會在「中央託運系統」內,根據航班信息來對行李進行分類。
這當中有一個幕後「功臣」——翻盤式分揀系統(tilt tray sorter),它會把行李「倒進」通往特定航班的貨櫃輸送帶上。

(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然後,再由地勤人員把它們裝進各自的貨櫃,送上準備出發的航班。

目前的運作,行李牽引車司機每次往返飛機和搭客大廈時,會拖拉四個裝載行李的貨櫃。一趟航班一般須用兩輛行李牽引車運送所有行李。樟宜機場擬在三五年內落實無人駕駛車,無需司機就能把貨櫃送到停機處。(新翔集團)
行李如何中轉到別的目的地?
由於樟宜機場有四個搭客大廈,一些需要中轉的乘客,下機後需要到不同的大廈轉機。
這時,你的行李就會通過銜接四個搭客大廈的地下隧道運送到其他搭客大廈,這個有超過2000個托盤的隧道,會以每秒七米的速度飛快運抵,方便搭客在不同大廈轉機。

(樟宜機場集團)
我們抵達樟宜機場後,行李如何運抵傳送帶?
為了讓乘客有更好的抵達體驗,樟宜機場集團給自己設下的標準是:第一件行李必須在飛機著陸後的15分鐘內到達行李傳送帶。
有經常旅遊的蟻粉應該都發現,樟宜機場是全球最快領取到行李的機場之一。
另外,樟宜機場去年12月也推出了行李追蹤服務,凡是搭乘35家航空公司的航班的乘客,抵境或離開我國時都可以通過iChangi應用,隨時掌握自己的行李信息。樟宜機場是首個免費提供這項行李追蹤服務的東南亞機場。
從樟宜機場出發的旅客,可在辦理登機手續後,用手機掃描行李牌上的條碼,查詢行李是否已經登記在行李處理系統內,並運上飛機。
飛來我國的旅客,可在出發地的機場辦理手續後獲取相關信息,抵達我國後也能查詢領取行李的地點和時間。
如果行李因惡劣天氣等原因延誤抵達,旅客也會收到通知。在我國轉機的旅客,也可以查詢行李是否安全抵達樟宜機場,並轉送至轉乘航班。
2、誰負責清理和檢查機艙?
我們普遍都誤以為,空姐空少會負責清潔上一趟航班留下的垃圾、用過的毯子和枕頭,但主要的清理工作其實是由地勤人員進行的。
例如所有新航航班降落後,都會由它指定的地勤服務業者新翔集團機艙清潔小組進行徹底清理包括吸塵、清除廚餘、清洗廁所,和擦拭所有共用設施,如機艙娛樂系統螢幕和餐桌等。
期間,輔警也會進行一系列檢查,讓乘客可以更安全地登機。這些例行檢查包括:確保頭頂上的行李倉沒有存放任何可疑物品。
此外,每個人包括輔警和機組人員在內,在進入飛機執行任務時,都需要接受嚴格檢查,以及身份確認等。

(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3、飛機餐的準備流程
新翔集團有兩個機艙膳食中心,每天可準備多達12萬份餐點。
譬如專為新航航班提供飛機餐的第一機艙膳食中心,會根據餐食的冷熱、品種、類別等,分為11個廚房,供應全球各式菜肴給航班。

沙爹燒烤站。(新翔集團)
機艙膳食中心中對衛生和選材的新鮮特別講究,除了分開11個不同廚房,還設有專門的剝蝦殼室,因為蝦、龍蝦和扇貝等帶殼海鮮需要與其他食材分開,特別處理。
廚房是一個高度消毒的地方,入內的所有人,都需要穿上工作服、頭套和口罩,將身體的每一處都遮蓋得嚴嚴實實後,再通過風淋室才能進去廚房。這時為了確保食物中不會沾有灰塵或出現散亂的頭髮等奇怪的東西。
風淋室是進入潔凈室的必要通道,可以減少進出潔凈室所帶來的污染問題。當人與貨物要進入潔凈區時,都必須經過風淋室吹淋,其吹出的潔凈空氣可去除人與貨物所攜帶的塵埃,也能有效阻斷或減少塵源進入潔凈區。

(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飛機餐通常在飛機起飛前24小時開始準備,並提前12小時準備好。
準備每一份飛機餐,都得經過拆箱、分類、解凍、烹煮、速冷、裝盤、擺盤放入餐車、繼續保持冷藏這九個步驟,每個步驟都必須由人負責,機器替代不了。
當然,廚房也運用很多科技器材,包括每小時可準備4000份米飯的自動米飯生產線、自動油炸機、貼體包裝機,以及可進行巴氏殺菌和高溫殺菌的系統,以延長餐點的保質期等。
其中一個工作站使用的就是旋轉煎蛋機,它每天可以生產多達8000個煎蛋,每個輪班只需3名廚房助手來操作。

旋轉煎蛋機。(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煮好的飛機餐會放入淺盤中,送到巨型速冷庫中,4小時內從75至98度降至零下4度,保持食物的新鮮及衛生,最大限度減少細菌繁殖。

飛機餐速凍後,準備裝盤。(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每一份飛機餐都由人手裝盤。(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擺盤裝入餐車後,飛機餐就會由可升降的送餐車,在航班起飛前3小時送上飛機。待乘客用餐時,再由訓練有素的機組人員加熱,以最佳的方式保留餐飲的新鮮度。

飛機餐在送入可升降送餐車前,再進行最後一次檢查。(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飛機餐由可升降送餐車,在航班起飛前3小時送上飛機。(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所有的飛機套餐在製作過程中都會經過好幾輪試吃。尤其是頭等艙的套餐,必須經過至少四輪試吃,從廚師飛出國「取經」,到最後定下食譜,烹調出飛機餐試吃,就得花上6個月。
新航系統上也會記錄各航線的常客資料,來選出最適合該航線的菜單。比如,飛往倫敦的搭客大多來自印度,因此航班上就會提供印度菜肴。此外,目的地也是考量之一,例如飛往香港的乘客就有機會在機上品嘗到香港點心。
新航強調保持飛機餐品質的原則,每天在廚房內都會試吃,廚師們也會聽取乘客提供的反饋來改良。
另外,制定菜單也毫不馬虎,膳食中心內就有兩名營養師,以及11名有豐富經驗的行政總廚,專攻各國特色料理。
準備如此大規模的食物並非易事,關鍵是精準。這個巨型廚房就像一條無縫銜接的生產線一樣,每個人都有明確的任務要做,也使得食物的準備過程看起來很簡單。

新翔集團有兩個機艙膳食中心,每天可準備多達12萬份餐點。(The Smart Local Singap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