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EP申請加分細節公布:這些職業和學歷可加分

2023年04月04日   •   8892次閱讀

近日,新加坡人力部公布了「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的加分細節!這次加分細節包括職業、學歷等,信息量很驚人!

今年2月初,新加坡人力部官宣:從2023年9月1日起,EP准證申請要增設一個「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PMPASS(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對這個新設的評判框架,人力部稱評估標準及格線為40分,分成基礎評估標準以及獎勵標準兩大部分:

可以看到,表里列了6大加分維度,但每個加分項還是有些「抽象」,比如頂級學府並沒指出是哪些,緊缺職業清單也不清晰等。

時隔近兩月,在3月31日,新加坡人力部透露了一些具體加分細節。

27個職業被列入「緊缺職業清單」

從事者最高可加20分

這份緊缺職業清單由人力部和貿工部聯手制定,每3年會更新一次,政府也會依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分別是:

農業技術領域:替代蛋白質食品應用科學家、新型食品生物技術專家;

金融服務領域:金融/投資顧問(高凈值/超高凈值家辦和慈善機構);

綠色經濟領域:碳項目經理,碳交易員、碳標準與計量方法分析師、碳認證與審計專家;

醫療保健領域:臨床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放射診斷師、註冊護士、職業治療師;

資訊科技領域:人工智慧科學家/工程師、數碼取證專家、應用/系統程序師、滲透測試專家、雲端技術專家、數碼產品經理、網絡風險專家、軟體和應用經理(技術主管)、網絡安全設計師、軟體開發師、網絡安全運作專家、網絡和移動應用開發師、數據科學家;

海事領域:海事主管、海事技術總監。

但需注意的是,人力部強調如需靠職業達到40分及格線,會被政府進行額外的審查

同時,申請者工作也會同申請時的緊缺職業綁定,如果後續換工,獲得的准證資格會被重新評估!

如果僱主參加14個「經濟優先戰略」中任何一項

也可另加10分!

新加坡人力部宣布,僱主如果加入經濟機構的戰略經濟計劃,或與全國職工總會攜手設立企業培訓委員會,就可以獲得10分加分,此加分連續三年有效!

其中,戰略經濟計劃項目包括經濟發展局的公司研究獎勵計劃(Research Incentive Scheme for Companies),及企業發展局的企業騰飛計劃(Scale-up SG)。

有資格獲得經濟優先戰略加分的僱主,會在今年7月底之前接到人力部的通知。

這些頂級學府畢業

可加最高20分

新加坡人力部稱,「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PMPASS(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里的頂級學府,分A類和B類,A類所有科系都能加分,但B類只有指定大學的科系才能加分

A類所有科系

新加坡:拉薩爾、南藝、南大、國大、新工大、新大、躍大、新科大;

美國:布朗、加州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康奈爾、哈佛、霍普金斯、麻省理工學院、紐約、普林斯頓、賓州、加大伯克利分校、加大洛杉磯分校、芝加哥、耶魯等;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愛丁堡、曼徹斯特、謝菲爾德、華威、倫敦大學學院、伯明罕、劍橋、格拉斯哥、牛津等;

澳大利亞:莫納什、澳洲國大、墨爾本、新南威爾斯、昆士蘭、雪梨、西澳;

中國:復旦、北京、上海交通、清華、中科大、浙江;

中國香港:城大、中文、理工、科大、港大;

中國台灣:成功、台大、新竹清華;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國大、馬大、布大、理大、工大;

印度:印度理工孟買分校、德里分校;

其他地區高等學府:阿根廷、比利時、汶萊、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印度尼西亞、日本、荷蘭、紐西蘭。

B類指定科系

工商管理(MBA)科系:

1)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2)西班牙:IE商學院、IESE商學院。

食品科學與技術科系:

1)荷蘭:瓦赫寧恩大學暨研究中心。

烹飪、烘焙、酒店管理、旅遊管理、旅遊學科系:

1)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

家具設計科系:

1)美國:洛羅德島設計學院。

服裝設計科系:

1)英國:倫敦藝術大學。

生物科學、獸醫學、動物科學、野生動物醫學科系:

1)英國:皇家獸醫學院。

電腦科學、咨訊科技、編程與系統分析科系:

1)印尼:加查馬達大學;

2)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河內國家大學;

3)印度:班加羅爾科學學院、印度理工古瓦哈提分校、坎普爾分校、卡哈拉格普爾分校、馬德拉斯分校、魯爾基分校。

以上可看出,新加坡透露的加分細節里除了高學歷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申請方向:緊缺職業從事者!而且,新加坡人力部還發現去年底,本地出現逾10萬個職位空缺,比3年前還增一倍!

另外,在去年職位空缺里,有56%是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等(PMET)白領崗位,比前年的53%增加3個百分點!

這反映了本地工作增長領域,如資訊通信、金融及保險服務、專業服務、醫療與社會服務行業的人力需求很大!

對於這些PMET職業崗位,本地僱主受媒體採訪時稱,主要原因是薪水不夠吸引力,勞動力又缺乏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

新加坡缺人,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疫情刺激+極低的生育率,更加加劇了這一問題。而每年不到500人的新增新生人口,對於人口缺口無異於杯水車薪。而這一結果對於新加坡政府來講,無疑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因為這擾亂了原本有序的計劃。

所以這同樣也暗示了一點,那就是在疫情結束之後,新加坡會大力引入外國優質人才,人口規模也會大幅度上升,這對於規劃身份無疑是一個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