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7個你所需要知道的真相,和你想的有點不一樣

2021年12月08日   •   4617次閱讀

新加坡的7個你所需要知道的真相,和你想的有點不一樣~!

很多中國人在知道新加坡這個國家後,不免會對她有些好奇。這個華人占比近76%的國家,是怎樣的生活呢?和中國又有多大的差別呢?

現在就讓萬事通幫你掀開新加坡不那麼神秘的面紗,看看和你想像中有什麼不同呢?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

獨裁與民主共存,

嚴苛的執法風格!

說起新加坡的發展,永遠也避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這個將獨裁與民主完美演繹的政治家。

李光耀在新加坡執政時,渾身散發著強烈的個人魅力,影響甚至壓迫到所有人:聽我的,我說,聽、我、的!給人的感覺就是:他總是對的,就算是有錯也是你有錯!

在擔任新加坡總理的數十年間,李光耀排擠政敵,對西方的批評置之不理,牢牢掌握政權;限制民主自由,打壓媒體;強行打壓新加坡的華文教育,將大中華地區以外唯一的中文大學南洋大學關閉,重建了南洋理工大學……

但這種種獨裁的表現,卻將一個弱小的坡島發展成為現在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就不得不讓人佩服了。

過去的新加坡村子

李光耀的執政帶有鮮明的中國法家風格,也使得新加坡的法律一直以來就比較嚴苛,帶有一絲先秦法治的韻味。

1975年12月在中國湖北雲夢附近出土的秦簡《法律答問》,就有一條法律表示,亂丟垃圾要受「刑」,就是在臉上刺字,再用墨水塗在傷口上,以達到久不褪色的效果。

而在新加坡,亂丟垃圾是要罰錢的……

雲夢秦簡

新加坡兩處長被告受賄,

涉及金額高達¥1300元!

除此之外,恐怕就是新加坡的高薪養廉最為讓人羨慕了。據說李顯龍總理的工資達到1000萬RMB以上,部長級別官員也有500—800萬RMB。

但美中不足的是,公務人員什麼福利都沒有,沒有醫療保險,沒有養老保險。房子、車子都得自己想辦法。

除此之外,新加坡對灰色收入查的很緊,對於受賄行為的處罰也很嚴重,執法時更是零容忍。

有位獄警接受一名罪犯15元新幣買了一包香菸,被判處監禁一年並罰款15新幣,開除公職,永不錄用。

在今年4月6日,新加坡貪污調查局發布文告,指控國家公園局市政景觀處的兩位處長涉嫌貪污受賄。

根據法庭文件,控方指兩人在2018年接受賄賂,免費入住澳門酒店,享受價值258元新幣(約1300元人民幣)的酒店客房住宿。其中一人還獲享6次免費交通服務。

真是太腐敗了!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

剛工作沒多久

就能擁有自己的房子

按理來說,人多地少的新加坡,房價應該一路飆升,起碼也得像香港一樣,最便宜的也得¥10萬/㎡。但事實卻跌破你的眼鏡,新加坡的房價在¥1.3萬~2萬/㎡。也就是說在香港買套房子,在新加坡就可以整一個別墅!

這都得益於李光耀執政時喊出的口號:要實現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新加坡政府就建造了大量的組屋,並限制一戶家庭只能擁有一套組屋(其實就是幾室一廳),嚴格控制組屋價格。

而現在,80%的新加坡公民居住在組屋內,其中90%的人擁有自己房屋的產權。就算是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兩個人的話也能供得起組屋。

這一點不知道引來多少中國人的羨慕,小編也很羨慕新加坡的「祖屋政策」,真正的實現了「居者有其屋」。

以至於建屋發展局在其總部大廳內,堂而皇之掛上了這樣一副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新加坡18歲必須服兵役,

總理孩子都不能逃役

在新加坡,18歲時必須要服兵役,前往德光島受訓。哪怕是李顯龍的兒子都不能逃脫服兵役。林俊傑就當過兵,在軍隊的文工團,為此還晚出道了3年。

擅自逃役的話,甚至會被判坐牢。

除此之外,瑞士、瑞典、韓國、以色列、朝鮮 、柬埔寨 、越南 、泰國 、伊朗 、土耳其 、希臘 、丹麥 、奧地利、挪威 、芬蘭 、俄羅斯 、古巴等國家,也是實行18歲強制服兵役的制度。

但在中國,只是要求滿18歲人士進行兵役登記,並不強制要求服兵役。

新加坡買車花費高,

10年花費近¥100萬!

在新加坡,想要有自己的車可不容易。

首先,你需要一張擁車證。但擁車證的保質期只有10年,相當於你花錢租了一張10年的證。最新消息顯示,在新加坡的擁車證中,中小型汽車成價破5萬新元,大型及豪華車成價破8萬新元,創7年來新高。

然後,你就可以體會下新加坡的高額車價了。國內3萬的奇瑞QQ,在新加坡就要40萬。

有了車了,總得上路吧,別忘了交稅。每年應繳納的道路稅是584新幣,每個月光稅費就要交200多人民幣!其他的還有油費、停車稅、車的保養費、ERP收費、保險費……

所有亂七八糟的費用加起來,在10年內擁有一輛車的成本大約要20萬新幣!也就是差不多94萬人民幣!

在新加坡,出門開的不是車,是排場!

新加坡,

合法的黃、賭,沒有毒

黃賭毒,在中國是完全禁止的。但在新加坡,只有毒是完全禁止的。黃、賭都是有正規場所的

又黃又賭的新加坡,你值得擁有!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新加坡是禁止賭博行為的,李光耀曾經還說過:「新加坡要開賭場,除非跨過我的屍體。」

但很不幸,李光耀還活著的時候,他的兒子李顯龍就破天荒地開了賭場,還一開就開了倆!分別是聖淘沙名勝世界和濱海灣金沙娛樂城。而金沙賭場,號稱世界上最豪華的賭場之一。

為了不讓新加坡人去賭場,新加坡政府要求公民和「PR」進去就要交入場費,據說是150新幣。而外地人是不用交錢的,這就是為了賺遊客的錢。

還有,亞洲唯一合法紅燈區芽籠了解下。

左側就是各種樣式的餐飲,右側就是你知道的黃色區域。但只有晚上才會熱鬧起來,白天就是一條冷清的街道。

其實,街道左側的田雞粥很不錯,也是眾多新加坡人的最愛。

新加坡,

冷酷到極致的精英文化

今年6月份,新加坡管理大學公布了2021年精英素質排行榜Elite Quality Index的研究結果。據報告顯示,新加坡在全球精英素質排行榜中名列榜首,連續第二年占據了該榜單的首位。

李光耀就是個狂熱的精英分子。在他看來,新加坡必須有優秀的人來掌握,這些優秀的人理應擁有更多的發言權,甚至更多的選票。一人一票並不完全正確,有知識的人應該比沒知識的人有更多。這也是為什麼李光耀上台後,一直大力推行精英主義的原因。

單從教育上來說,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可謂冷酷到了極致。

從小學開始,孩子們就以考試劃分階層,考試成績好的就接受優秀的教育,與之相反的就接受一般的教育。他們就業也是有嚴格的劃分,好學生則是擁有高端、專業的知識,從事的也是好的工作,學習差的就會直接送入「技校」,學一門技術養家餬口。

大部分的中學生,在考試結束的那一刻,就固定了社會階層,很少有跨越階層的。

現在新加坡在吸引外來人口方面,如果你學歷高的話,會更容易擁有「PR」。

南洋理工大學 學習中心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