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除了最早在英國出現的B117變種病毒和最早在印度出現的B16172變種病毒,必然還會有更多變種病毒將一一湧現。
新加坡人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挑戰,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在我們對抗冠病疫情之際,更具傳染性病毒的出現,意味著我們必須不斷地調整我國的防疫策略,並加緊努力,以控制疫情。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必須把三件事做得更多、更快。那就是:冠病檢測、追蹤病例密切接觸者,以及接種疫苗。

坊間傳聞,不再追蹤每一個冠病病例,
真是這樣嗎?
政府將會進一步考慮社區病例數量、全球冠病疫情的發展,平衡檢測與追蹤等有效機制這三大指標,進一步逐步開放經濟活動。

新加坡衛生部長在國會發表聲明時表示:
首先要將社區傳播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好是社區每天新增病例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個位數甚至歸零,無關聯病例數量也要減少。
另外,客工病例也要進一步減少,否則新加坡將繼續面對病毒從客工宿舍向更大範圍人群擴散的風險。
想要進一步恢復商業和社交活動,人們之間就會產生更多互動,工作場所和社區中傳播病毒的風險也會更高。

新加坡還是有必要進一步加強並及早發現病例的檢測能力,以及確定病毒傳染源頭的工作,才會有信心重新開放。
部長的話給了我們一顆定心丸。所謂不再追蹤每一個冠病病例的傳聞。在目前而言,只是大家對於冠病疫情進一步惡化的擔心。

以上圖源:獅城新聞
冠病萬一成為地方流行病,
該如何應對?
不過,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冠病變成一種地方流行病。
那麼新加坡政府將不得不與這個病毒長久共存。
到時候,就無法再找出每一個受感染的人,而是專注於治療重症患者。

我們仍然樂觀的相信,新加坡政府有這個實力,將疫情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
新加坡的抗疫戰遠未結束,大家也不會就此鬆懈。我們與病毒的抗爭不是一場衝刺賽,而是一場馬拉松,現在連一半的路程都還沒跑完。

接下來,
新加坡將如何與疫情共存?!
1. 建築業
建築業目前仍有27萬名客工,每個工地可以有來自不同宿舍的數百名客工,只要有一人染病,就可能催生出大型的感染群。
政府接下來,仍將攜手行業改變基本運作方式,推行一系列涉及工地、住宿和交通安排的措施。還會確保工友們採取額外的防護措施,保障他們的安全。

2. 其他行業
貿工部和人力部已經和其他各行業協會、商會、和企業接洽,協助人們儘可能的利用科技作出工作和崗位調整。
比如:讓所有職員都可以遠程辦公、禁止職員在辦公場所聚集。

以上圖源: 獅城新聞
3. 加強推行合力追蹤和Safe Entry的應用
為了有效控制冠病,提升檢測能力和追蹤接觸者的效率兩點同樣重要。
政府也會加強推行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和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的應用。

4.進一步繼續擴大社區檢測範圍
接下來還會繼續擴大社區檢測範圍,逐步讓更多的必要服務人員和其他社群接受檢測。

5. 為年長者和幼兒設計方案
政府正在為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長者和幼兒設計解決方案,相信接下來,在適當的時候會公布具體的內容。

6. 制定全面的疫苗接種計劃
政府已思考如何制定全面的疫苗接種計劃,為每個人提供疫苗追加劑,確保本地人口的接種率一直維持在高水平。
以後就算接種了疫苗,也很有可能受感染,但這種感染只會導致輕微症狀,甚至沒有症狀。

以上圖源:獅城新聞
我國人口普遍接種疫苗後,就可以逐步放寬本地與邊境的防疫措施。
採取更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比如,評估入境者出發地的疫情和他們是否已經接種了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