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申請PR九次都不成功 29歲俄羅斯女孩無奈離開新加坡

2021年06月16日   •   18萬次閱讀

俄羅斯籍女子Maria Isaeva。(Rice Media)

作者 侯佩瑜

年29歲的俄羅斯籍女子Maria Isaeva,朋友都叫她瑪莎(Masha),在離開她生活了17年的新加坡前,接受網絡媒體Rice的專訪。

12歲移民到獅城治病

瑪莎從小就飽受皮膚疹的困擾,情況最糟時,她的皮膚會呈片狀、紅色,發癢到無法入睡。醫生告訴她除了土豆什麼都不能吃,否則會引起過敏反應。

12歲那年,她的體重已經嚴重過輕。獨自在俄羅斯老家搭電梯時,電梯完全啟動不了,因為無法探測到她的存在。

然而,車到山前必有路。 同年,她的母親帶著她從老家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又名海參崴)移民到新加坡,與新老公一起居住。就這樣,瑪莎有了一名日本籍繼父。

在新加坡醫生和熱帶氣候的幫助下,她皮膚上的紅疹開始消退。她終於可以吃上各種各樣的食物,比如草莓、巧克力和任何含牛奶的食物。

直到最近,她的皮膚疹又再次發作,因為她突然必須在短短几天內就搬離新加坡,頓感壓力。

我國的外籍就業人數去年一年,就因為疫情暴發減少了19萬5900人。瑪莎就職的睿獅廣告傳播公司(MullenLowe)的大部分外籍員工都被辭退了。身為藝術指導的她,也決定離職。

然而持工作準證的她,沒了工作也就意味著無法繼續在新加坡逗留。

她「一半的人生」都在獅城

瑪莎的小學和中學畢業證書。(Rice media)

瑪莎住在巴西立一帶。剛到新加坡時,教育部把她分配到洛陽小學,小六會考後她升學到青景中學(Greenview)。

她的領英專頁的信息顯示,她後來去南洋藝術學院讀取專業文憑,過後也通過私立學院PSB Academy考取英國羅浮堡大學(University of Loughborough)的圖像傳播學位。工作期間,她也不忘提升自己,通過在線課程altMBA攻讀了四周強化商管理碩士課程。

想方設法融入本地,卻一再被拒於門外

瑪莎說,要融入學校生活並不容易,語言障礙再加上一看就是外國人,讓她經常受到排擠。

她說,雖然很快就和同學們建立了友誼,但老師們對她卻不太友善。

當時,她想加入學校的制服團體學生警察部隊(NPCC)作為課程輔助活動,因為她喜歡有紀律的團體,也認為這是一個學習馬來語的好機會。

她告訴記者,當所有被錄取的學生領取制服時,她被帶進房間問話。負責的老師問當時只有12歲的她,參加學生警察部隊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打算把制服送往國外,還要她保證不會這麼做。

最後,老師答應會在國慶慶典前為她準備好制服,讓她參加檢閱儀式。然而,國慶日當天依然不見制服蹤影。瑪莎於是決定退出檢閱儀式,因為身為唯一一個不穿制服的人,實在太尷尬。

在本地17年的生活中,類似的情況一再提醒她:她是一名外國人。

瑪莎說,當她從國外旅行回返新加坡時,在抵境大廳總會被當局盤問。對話內容通常都是「你太年輕了,不可能一個人在這裡工作,我們需要檢查你的文件」。

訪問瑪莎的記者補充說,除了瑪莎,他也聽過很多年輕貌美的俄羅斯女性在入境世界各國時,經常會被盤問她們是否打算在當地從事賣淫工作。

已經遞交了九次新加坡永久居民申請的瑪莎,至今每一份申請都被拒絕了。如今,她還在等待第10次申請的結果。但她心中深知,也許又是凶多吉少。

是什麼讓她留在新加坡?

瑪莎的答案是:與新加坡人的各種牽絆,早已讓她把這裡當成家。

瑪莎和她的朋友們的合照。(Rice Media)

她說:

「我的初戀發生在這裡,我人生的第一次畢業也在這裡,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在這裡。當我在攻讀專業文憑時,我也陪伴著我的男朋友履行國民服役。我參加了朋友媽媽的葬禮。我母親過世後,她在教堂的朋友成了我的第二個家庭。」

「久而久之,我的朋友們成了我在這裡的一切。當我生病時,他們會給我送粥,給我買生活用品。」

儘管瑪莎的個人文件上標明她是外籍人士,但訪問她的記者說,任何人只要和瑪莎交談10分鐘以上,就知道她一點都「不外來」。

她除了能說流利的英語,也能說地地道道的新加坡式英語,一開口就是「新加坡口音」。

她可以滔滔不絕地說出她對如何讓新加坡成為一個創意社區的想法。她甚至把這些想法,通過國家藝術委員會的一項計劃來申請永久居民。該計劃獎勵那些有意為本地藝術做出長期貢獻的人才,然而那份PR申請,也以失敗告終。

她的身份認同?

這是瑪莎經常光顧的一家便利店,她和店員早就成了朋友。(Rice Media)

記者問瑪莎:你是哪裡人?

她答說: 「我是世界公民!」

後來又補充一句: 她只知道新加坡是她的家。

「我覺得在這裡的生活最穩定,我覺得我屬於這裡,但實際上,我卻不是。我兒時的朋友每年都邀請我去他們家。我看著他們的兄弟姐妹長大,他們的父母變老,但我不知道明年我還能看到他們嗎?」

她說: 「我沒有投資也沒有房產,更沒有在從事與癌症相關研究的單位工作,或者從事金融行業。但我很贊同新加坡政府把當地人放在第一位。每個國家都應該這麼做。」

為什麼瑪莎不能成為新加坡PR?她永遠都不會知道答案,因為當局從不會給出永久居民申請被拒的理由。 新加坡有很多外來移民,但哪種類型的移民更受當局青睞,我們不得而知。

有些想移民新加坡的人,是像瑪莎這樣的外國人,骨子裡其實就是大半個新加坡人。他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方式是通過長年累月,與同齡的新加坡人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還有一些移民,他們帶著專業知識和財力來到這裡。如研究人員,金融大亨,船舶經紀人等等。從移民政策角度來看,這些人帶來的知識和經驗有助於我國的發展,肯定更占優勢。

這讓紅螞蟻想起一個朋友。 擁有外國大學學士文憑的她,兩年多前持工作準證到本地擔任臨床測試報告撰寫員。前陣子她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同時也報讀本地私立學校的碩士課程,不到半年,就成功成為我國永久居民。

申請PR屢試屢敗的瑪莎總結說:

「我不生氣也不難過,我只是處於一種想要得出結論的狀態。在這裡經歷了這麼多事後,有許許多多情感包袱需要整理。」

一旦瑪莎踏上離開這片土地的飛機,就必須正式告別過去17年的生活,去新的國度開始生活。

外表是俄羅斯人的瑪莎,始終覺得自己里子就是新加坡人,即使她無法合法地這樣稱呼自己。然而,對於把新加坡當成家的她,新加坡又能給她什麼?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